朱哲良 CHU CHE-LIANG|南應大美術系專任教授_讓世界看見你

朱哲良 CHU CHE-LIANG|南應大美術系專任教授_讓世界看見你

朱哲良 CHU CHE LIANG 教授_南應大美術系讓世界看見你__選擇就讀南應大美術系優點

南應大美術系讓世界看見你__選擇就讀南應大美術系優點_朱哲良 教授

選擇就讀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美術系優點

朱哲良 CHU CHE LIANG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 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兼任教授>

1、優質學習環境

主要分兩方面:設備與師資。

台南應用科大校園優美,花草長青,建築量體適中,人性尺度規劃,悠遊坐臥其間,身心舒泰平靜,對學習大有助益。

美術系設備優良,具有雕塑、素描、油畫、水彩、水墨、書法、木作等術科教室外,還有台灣頂尖的版印中心陶藝工坊。此外美術應用相關的Mac專用教室3D塑形與動畫設備都屬一流。

最特別的是畢業班擁有專用教室,每位畢業班同學都可分配到專屬創作空間。畢業製作指導教授會到畢製教室進行個別指導。這是台灣獨一無二的教學空間規劃。

教學師資上,美術系有超過三十位專任師資,包含二位日籍教師,眾多留學美國、日本、法國、英國、西班牙、澳洲、紐西蘭等歸國,師資多元優異。此外尚有為數約四~五十位兼任教師,師資陣容龐大。

專業課程全部採取小班制教學,確保教學品質。班級導師輔導制度也確保學生學習狀態良好,可針對學生問題及時處理。

2、精緻專業導向

台南應用科大是全台灣唯一開設美術系的科技大學,從1965年創校至今,有悠久且優質的傳統。1998年增設七年一貫制,2006年增設美術研究所,都是教學優良的保證。學生在校學習到位,技術訓練紮實,從每年學生畢業美展、系展,以及參加各級學生美展競賽屢獲大獎的優異成績可以證明本系教學卓越。

此外,學生作品呈現多元面貌,展現各自才華與傲人技巧,說明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的教學因材施教,著重啟發、引導,絕非制式填鴨。本系畢業製作課程特點之一在於由學生排志願優先次序,選擇自己認同、偏愛的教師指導,並非老師選擇學生或系上直接分發。尊重學生自主性,是本系自由學風的基礎,更是專業導向的前提。美術創意沒有既定模式可循,只有讓學習過程養成自主性,創意發想成為慣性,才是未來成功的契機。

除了創作定位,本系教學也著重實務發展,以及美術鑑賞能力與品味養成。強調美術教育對藝術課題研究分析能力的培養,以及人生欣賞美好事物的涵養。或許後者對人生面向的影響更大。

3、理想教學互動網絡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育品質好壞最關鍵的因素在於人際互動網絡,能否經常性針對個別性需求而調整。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透過「教學、實作、展覽、實習、輔導、講座、座談」建構互補性教學網絡,讓學生學習化被動為主動,讓課程與課程間有良好延續與聯結,逐漸隨著深入學習、激發而發揮全面性優質效果。

 


朱哲良:我的學習歷程

朱哲良 CHU CHE LIANG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 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兼任教授>

       我大約從11歲左右開始學畫,跟過幾位老師,斷續進出幾家不同畫室。初始沒想過走上專業美術之路,只是純然喜歡;學習幾年後,對美術的興趣漸趨濃郁,加上愛好美術的大表姊熱心引導,才逐漸萌生投考美術系的念頭。當年草創初期之「國立藝術學院」(即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因為採取獨立招生,且考期與大學聯考同一天,只能擇一報名投考。當年大學聯考美術學系錄取率大約1/3,而且還可填非美術類科系志願;報考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學系,錄取率則是1/50(報名1500位,錄取30名),唯一志願,沒有退路。

       1984年第三屆獨立招生,我幸運以榜首之姿,考進美術學系(當時為五年制大學),開展往後藝術人生。當年關渡校園尚在規劃階段,校舍借用台灣大學與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今台灣科大);近二年後遷蘆洲校園(今空中大學),以「游牧學院 」姿態度過充實忙碌的大學歲月。大三起,選定双主修:繪畫與複合媒體,副修版畫(當年版畫不能作為主修),也修美術史及理論課程,五年下來修近二百個學分。在校期間我獲得四次第一名獎學金,兩次「田家炳文教基金會」獎學金,並以五年總成績第一名畢業。

      大學畢業後,受美國紐約藝術世界召喚,我申請進入普瑞特學院Pratt Institute藝術與設計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繼續學習。就學期間雖領普瑞特助教獎學金Pratt Assistantship,但昂貴的學費與生活費,必須半工半讀才能維持。紐約留學期間,我先後兼職劇院賣門票(Box office)、代工製作畫框、清洗大樓外窗等時薪工;另領助教獎學金擔任「週六藝術課程(Saturday Art School Program)」指導大學部美術教育實習生,並處理部分行政工作,才能順利以六個學期完成學業、取得學位。繪畫與版畫領域仍是我主要學習內容,同時也修多門藝術史與藝術理論課程;攻讀六十學分藝術碩士(MFA)學程,屬美術與設計(Art and Design)學院。這個學位在美國等同於其他學門博士學位。我的畢業論文則多利用地鐵長時通勤與劇院票亭工作空檔,以及長期蹲點圖書館完成。

      畢業後居留紐約,除正職工作外,我仍抱持藝術夢想,但後因家庭因素,返回台灣故鄉。作者自我安慰:立足家鄉土地,一樣可以成就藝術事業。回台後,接受母校師長邀約 ,自1994年返回國立藝術學院兼課,並於次年接聘擔任助理研究員兼課務主任;十三個月後,改兼註冊組長;1997年則任學務長特別助理。為期三年的藝術教育行政工作,正值台灣「十年教改」蘊釀與開端,整個教育資源重整與制度變異,我見證台灣教育史上大變革。之後,因生涯規劃故,辭職自創「版印齋」工作室,仍保留兼任教職;也受邀到台灣藝術大學版畫中心教授版畫,並協助規劃、籌設版畫藝術學系 。此外,為了持續充實自我,作者多次參加國內外版畫技法研習營,甚至遠赴蘇格蘭學習「無毒凹版畫(non-toxic intaglio)」 ,並將學得有關無毒版畫的新知、新技,在課堂上傳授學生,強化台灣無毒版畫的技術與實務,重視環保生態。

      1998至1999年,我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的美術類個人創作補助獎金。1999年隨同中華民國版畫學會赴日本東京目黑美術館發表論文〈台灣當代版畫藝術〉。2000年接受推薦,以版畫創作獲得「巴黎大獎(Grande de Paris)」;之後履約赴中國,至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版畫院、浙江版畫院、上海朵雲軒、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北京榮寶齋與中央美院等地駐點、參訪、學習、紀錄水印木刻版畫 。2002年筆者翻譯《The Encyclopedia of Printmaking Techniques版畫技法百科全書》,全書圖文對照,彩色印刷,各類版種具詳細製作過程說明,頗為實用,為各大學校院指定版印教學參考書。2004年,接受日本版畫協會邀請,參加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日本町田市立國際版画美術館舉辦「日本國際版画研討會.國際現代版画展」。2005年四月,協助台灣藝術大學版畫中心承辦「季風的轉動─日本‧台灣大學校院版畫交流展暨學術研討會」,巡迴全台展覽並舉辦講座及工作坊。

      2005年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美術系邀聘我南下擔任教職 ,希望為美術系建立設備齊全的版畫教室,充實版畫課程。2006年台南女子技術學院改制為台南科技大學,同時成立美術研究所 。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讓台南科技大學成為南台灣版印藝術研究、教學、發展重鎮,在學校支持下,作者規劃、設計、創立全台第一間大學院屬層級的「版印中心(Print Art Center)」,並兼主任。同年,獲得教育部補助專案研究計畫「版印創意學程暨版印藝術產品開發」,經費三年九百萬,學校配合款四百五十萬 。回顧我大學五年、研究所二年學習版畫,加上1998年起版畫教學上,七年「在職訓練」,得以勝任各類版畫教學。2007年三月我受邀參加日本大學與台灣藝大合辦「國際版畫藝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版印藝術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並發行學術專刊。同年,也到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碩士班支援版畫教學一學期 。

      2008年轉換跑道,我以第一名成績考進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開始人生另一階段的跨域學習生涯。台大建築與城鄉所博士班學術範疇廣泛 ,除各種建築、景觀、設計本科學程外,還開設各類都市研究相關、政策規劃課程;更強調研究方法論訓練 ,以及以社會關懷實務為題的「實習課程」 。近年來有鑒於中國崛起,也聘請海外學者至台大城鄉所開設中國研究相關課程 。我在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主修領域為:「公共藝術與公共空間」,輔修「空間的文化研究」,方法論輔修是「建築史與建築批評」,2012年通過博士資格考:筆試與口試,成為博士候選人 。

對我而言,進入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跨域學習的動機與核心價值在於:

1) 增廣知識向度:

後現代知識廣泛介入各領域,現代時期範型不再適用,透過跨界學習尋求新向度可能性。

2) 接受嚴謹學術訓練:

當代藝術知識化傾向明顯,學術寫作閱讀與思想訓練,有助厚植創作、研究、批判深度。

3) 擴張藝術觀:

藝術範型轉移,挑戰傳統成為當代創新手段。藝術發展不可自外於整體社會,學習城鄉理論,進行社會實踐,有助走出象牙塔,健全藝術整體觀。

4) 調整人生步調:

作者駑鈍,「四十」後大惑,深感有調整人生步調之需。

       回歸台大校園重拾書本的學習生活,可能是我此生最充實滿足的校園時光。無別寒暑,不舍晝夜,學習本身就是目的;樂在其中,不知「老」之將至。博士班前二年,我專注學業,之後受邀再回台灣藝大兼課教授版畫。2008年國立台灣美術館邀稿,撰文發表〈當代版印的課題與提問〉於《中華民國版畫雙年展專刊》。2009年,受邀擔任台灣代表,赴波蘭Kracow國立博物館參加「波蘭版畫三年展」開幕活動,並發表論文〈當代版印論述:四分之一世紀的變遷〉。

       2012年,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因應教育部評鑑,應藝術學院許自貴院長邀約,美術系教評會通過聘任教職 ,我再度展開「南北双城」生活,每週來回兩地。作者自許,融會運用跨域所學,再次投身美術教育志業。

註腳:

  1.   「游牧學院」是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第三屆畢業展標題,學生自擬,標榜大學五年居無定所,除大一新生訓練前往踏青外,不曾踏上關渡校地。此舉開台灣各級學校展覽自擬標題風氣之先。
  2.   戲劇系汪其楣教授時任教務長,辛意雲老師時任共同科主任。
  3.   原申請設系,教育部核准後,時任台灣藝大校長挪用半數核可專任名額,創辦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造成版畫學系專任名額不足,乃改設立獨立所。2006成立「版畫藝術研究所」,幾年後併入美術系,改為「版畫藝術碩士班」。又幾年,撤銷版畫碩士班,納入為美術碩士班版畫組。近來好像連版畫組都已取消。
  4.   當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版畫中心主任鐘有輝教授鼓勵筆者自費前往學習。蘇格蘭Gracefield Arts Center講師為美國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版畫系主任Keith Howard,他與杜邦(DuPont)合作,發明ImageOn凹版感光膠膜,台灣後來譯為「藍膜版畫」。另一位講師則是發明「Edinburgh Etch愛丁堡腐蝕法」的Friedhard Kiekeben,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藝術碩士,現任教Columbia College Chicago.
  5.   同行者有台東大學美術系退休羅平和副教授、中華民國版畫學會前秘書長郭榮華老師。
  6.   許自貴教授為當時美術系主任。
  7.   前身為「私立台南家政專科學校」,1965年創立,1997年升格「台南女子技術學院」,2006年改制「台南科技大學」,2010年更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8.   筆者2007年離職後,該專案計畫委由美術系其他教師執行。
  9.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黃郁生教授接主任職務,邀請筆者前往支援碩士班版畫教學課程。
  10.   本科課程含括建築、景觀、城鄉研究、設計:「建築史與建築批評」、「建築考古學」、「建築與都市理論」、「都市史與規劃史」、「環境規劃與設計理論」、「生態分析」、「開放空間理論與設計」各類課程;此外也開設各種都市研究與政策規劃相關課程:「建築社會學」、「都市社會學」、「空間的政治經濟學」、「空間的文化研究」、「文化經濟與治理」、「性別研究」、「城鄉安全與防災」、「住宅與居住環境規劃」、「人與環境研究」、「環境心理學」、「街頭藝術」、「都市經濟學」等。
  11.   研究方法論課程多樣,如:「紮根理論」、「質性研究」、「歷史寫作」、「資訊社會與城市」等。
  12.   台大建築與城鄉所「實習課」特色在於:不開虛擬課程,都是真實案例,從操作實務中學習,如:溪洲部落、寶藏巖、樂生安養院、新莊大排、紹南社區,甚至海外跨境實習等。
  13.   「反省性中國/亞洲研究」、「空間.文化與政治」、「中國經濟增長和城市化極限」等。
  14.   筆者指導教授夏鑄九,共同指導教授畢恆達,輔修教授王志弘。
  15.   當時台南應用科大藝術學院院長是許自貴,美術系主任為鍾穗蘭。
     

朱哲良 CHU CHE LIANG 教授 
基本資料

電子郵件 chutaiwan@gmail.com

研究室編號 #202-3

學校分機  (由系辦公室轉接)

朱哲良教授個人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leon.chu.587

朱哲良教授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UleonPress

學歷

  • 國立台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PhD candidate)
  • 美國紐約市普瑞特學院藝術研究所 藝術碩士(MFA, Pratt Institute, NYC, USA)
  • 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藝術學士

證書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定教授(教字第142942號,年資自2017/8/1起)

研究專長 創作:版畫、繪畫、複合媒材

理論:藝術史與理論研究、建築史與建築批評、空間的文化研究、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

歷年教學科目 創作:版畫(基礎、進階、創作)、油畫(基礎、進階、創作)、水彩、素描(進階、人體、設計)

理論:現代美術(史)、當代美術(史)、藝術研究方法論、論文寫作、創作論述導讀與寫作

現任職務

  •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美術系 教授(專任)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國際版畫中心 教授(兼任)

 

工作經歷

  • 2017~至今,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教授(2005~2017,副教授)
  • 1995~1998,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助理研究員兼課務主任、註冊組長
  • 1994~至今,先後任教各校:國立台灣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 2006,創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版印中心」
  • 1998,  創立「版印齋CHUleon Press」
     

著作 專書

  • 《朱哲良:論述.版印》(2017)
  • 《建築與藝術:朱哲良論文選集》(2017/2011)
  • 《朱哲良版畫創作論文集》(2003)
  • 《版畫技法百科全書The Encyclopedia of Printmaking Techniques》(2002,譯作)

 

作品集朱哲良版畫近作》(2020)、版印藝術歷程:朱哲良版印集(2017)

抽象向度Bound for Abstraction:朱哲良繪畫集(2017)

版.印.繪:朱哲良作品集》(2011)、朱哲良作品集(2003)

“A Record of an Exhibition of Painting with a Corollary Statement”

(1992, MFA thesis, Pratt Institute, NYC, USA)

期刊論文:版印齋主的學習與實踐(2015美術視線:2015兩岸版畫論文輯,寧波美術館》)數位版印介入版畫藝術(2011《版畫藝術集刊》,台灣版畫學會)〈從版畫中的當代藝術談起(2005《版畫風》,台灣版畫學會學刊)〈台灣藝壇的東方響馬:夏陽(1999《蕙質》,國語日報特刊)、〈落腳台灣的中國太陽:夏陽研究(1999《美育》,台灣藝術教育館)、〈夏陽小年表(1999《美育》,台灣藝術教育館)、

藝術評論:〈當代版印論述:四分之一世紀的變遷(2009走向當代:台灣國際版畫雙年展得獎精品展專刊》,國立台灣美術館)

〈當代版印的課題與提問(2008《台灣第13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專刊》,國立台灣美術館)

Artist Duo in Printmaking’(2002, Review on Exhibition, published by Gallery 456, New York City.)

學術研討會:The Paradoxical Publicness in Public Art: Taipei Experience’,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Asian Cities: APSA 2011 Selected Papers”, Tokyo University, pp. 73-82. 亞洲規劃學院國際年會,日本東京大學(2011)、公共藝術的公共性悖論(2011,文化研究學會年會論文)版印藝術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研究(2007,台灣藝術打學+日本大學國際版畫藝術研討會論文發表)

展覽 個展:「朱哲良版畫展」(2019,台北,版印齋)

「建中118週年校慶特展:朱哲良版印展」(2016,台北,建中藝術空間)

「私の版印:朱哲良創作展」(2014,新竹工研院藝文空間)

「朱哲良版畫個展」(2014,福華文教會館藝廊)

「私の版印:朱哲良個展」(2014,台北M畫廊)

「許自貴+朱哲良雙個展」(2013,台南索卡藝術中心)

「Prints & Paintings: 朱哲良『版.印.繪』創作展」(2012,版印齋)

「版Matrix.印Print.繪Paint:朱哲良創作展」(2007,台南社教館)

「抽象向度:朱哲良繪畫個展」(2006,嘉義鐵道藝術村)

「朱哲良創作個展」(2003,台北研揚文教基金會)

「朱哲良版畫作品展」(2003,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版畫中心)

「MFA Thesis Exhibition藝術碩士畢業個展」,Higgins Hall Gallery, NYC.

聯展:「Charity Exhibition for Ukraine People」(2022,日本經濟流通大學藝術中心)、「百川匯聚:台師大美術系教授百年校慶聯展」(2022,國父紀念館)、「版繹時代:2022桃園國際版畫展」(2022,桃園展演中心)、「版繹時代:2021金門國際版畫展」(2021,金門文化局)、「十青現代版畫展」(2021,台中大墩文化中心)、「海絲情:華大、台師大及兩岸僑界美術展」(2019,中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台灣師大德群畫廊)、「十青畫會45週年展」(2019,新竹文化中心)、「十青版畫小品展」(台北,有璽藝術空間)、「十青現代版畫展」(2019,高雄文化中心)、「亞洲當代版畫展@新竹」(2018,新竹現文化局美術館)、「藏:國際版畫中心收藏展」(2018,台灣師大德群畫廊)、「新北市美術家雙年展」(2018,新北市文化局)、「巷弄裡的靈光:兩岸當代藝術展」(2017,台南大新美術館)、「金門國際版畫邀請展」(2017,金門文化局)、「版薈風華:2017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現代版畫大展」(嘉義市文化局)、「大河傳承:十青版畫會42週年展」(2016,台北,歷史博物管)、「紙上創作:台日韓美術交流展」)(2016,台南新營文化中心)、「2016十青現代版畫大展」(新莊文化藝術中心)、「版圖擴張:緣聚廖修平」(2016,台南文化中心)、「有形,2015國際版畫作品展」(深圳,中國版畫博物館)、「第九屆IMPACT國際版畫會議與展蘭:後印刷時代的版畫藝術」(2015,中國寧波美術館)、「凹凸有誌,印痕歲月:台灣50現代版畫展」璀璨系列」(2015,台北,築空間)、「第22屆全國版畫展暨版畫大獎展」(2015,台南生活美學館)(節選。2015以前省略)

策展:「跨校交流展」(2019,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

「三校美術交流展」(2019,台灣藝術大學+東海大學+台南應用科大,藝術中心)

「建中双甲子校慶美展」(2018,建中夢紅樓藝術空間)

「朱哲良收藏展:浮世繪&棟方志功」(2017,建中紅樓藝廊)

「ARCHI-NEERING日本建築模型展」(2011,台灣大學活動中心)

「文學與藝術的真善美世界:丁貞婉+陳其茂捐贈圖書畫作暨名家手稿展」(2011,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資料展覽區)

「原野之春:陳其茂的山海謳歌版畫特展」(2011,台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

「台灣版印青年展」(2005,台南科大版印中心ONE畫廊)

演講(節選):「戰後現代美術風雲:陳庭詩的多元創作及雕塑」(2002/10/15,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七O年代後台灣版畫新思潮」(2022/1/8,臺南市美術館)、「版印藝術:數位科技的介入與挪用」(2016/8/6,國立台灣美術館)、「文化想像與實踐」(2015/1/29,台灣工業研究院)、「台灣城鄉移民的『新原鄉運動』:台北阿美族溪洲部落」(2014/7/25,黑龍江大慶規劃建築設計院)、「文化憂鬱:跨界視野的狂想」(2011/11/7,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版畫藝術鑑賞:反思觀點」(2011/4/13,台灣大學醫學院101講堂)、「朱哲良.反思版印」(2010/6/20,國立台灣美術館)、「美國現代版畫的發展」(2005/11/24,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環境與裝置藝術」(2004/7/12,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講堂)、「當代藝術系列講座」(2003/3月~12月,計12講,台北當代藝術館)、「當代多元藝術專題系列講座」(2002/7月~12月,計10獎,台北市立美術館)、「人造環境的公共空間:以校園規劃與公共藝術為例」(2001/8/22,國立臺北數大學)、「西洋美術史專題系列講座」(2001/4月~6月,計10獎,台北市立美術館)、「當代英國雕塑的多元面貌」(2001/6/16,台北市立美術館大演講廳)、「當代英國雕塑展:作品解析」(2001/4/8,台北市立美術館)、「當代英國雕塑展:歷史與發展」(2001/4/7,台北市立美術館)、「木口木刻版畫與裝幀技藝」示範、講解(2001/3/12,大愛電視台採訪)、「夏陽的藝術人生」(2001/3/2,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2000台北雙年展」專題演講(2000/9,台北市立美術館)、「世紀風華:從橘園收藏看世紀交接的藝術風潮演變」(1999/12,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反知性的表現繪畫」(1999/10/17,高雄市立美術館)、「台灣版畫的現況與未來」(1999/9,日本東京都目黑美術館)

評審(節選):「全國學生美展 版畫類 評審委員」(2019)

「台中大墩美展 籌備委員」(2018)

「高雄學生美展 版畫類 評審委員」(2017~18)

2017東亞建築文化國際會議論文集學術審稿人(EAAC 2017,北京清華大學推薦,天津大學委任)

《東海創藝》東海大學學報校外編輯委員(2016)

考試院考選部「實地考試委員」(2012)

「中華民國第14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評審委員(2010)

「全國美展 籌備委員曁版畫類評審委員」(2004~2006)

「全國學生美展 版畫類 評審委員」(2004~2006)

2004~至今,多次擔任新北市、嘉義市、台北市等地方美展版畫類評審。

2007~2017,多次擔任文化研究月報》、《東海創藝》、《健行學報》、《台中教育大學學報審稿人。

2007~至今,多次擔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南大學、國立臺東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東海大學等校教員升等論文審查委員。

得獎及榮譽:2015入選「全球最具代表性50件版畫作品」(中國版畫博物館)

2013入選東京大學亞洲規劃學會年會「年度最佳論文輯」出版(東京大學)

2004~14,入選第11, 12, 15, 16屆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台灣美術館)

2000「第七屆巴黎大獎Grande de Paris」得主(巴黎文教基金會)

1998~99「美術類個人創作獎金」(國家文藝基金會)

1991~92「Pratt Assistantship」(美國紐約普瑞特學院助教獎學金)

1984~89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三屆榜首,第一名畢業。

作品典藏: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市林肯文化中心、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版畫中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福華集團、誠品畫廊、築空間、荷軒藝術中心、台北M畫廊及眾多私人收藏家。

研究計畫:2006~07教育部補助「版印創意學程暨版印藝術產品開發」專案計畫主持人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