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2023/1/12南應大美術系吳弘鈞老師策展、王仕郁同學參展於高雄「明宗書法館」

2022/12/15-2023/1/12南應大美術系吳弘鈞老師策展、王仕郁同學參展於高雄「明宗書法館」

2022/12/15-2023/1/12南應大美術系吳弘鈞老師策展、王仕郁同學參展於高雄「明宗書法館」2022/12/15-2023/1/12南應大美術系吳弘鈞老師策展、王仕郁同學參展於高雄「明宗書法館」

寫字刻印我最潮!「2022明宗書篆主題展」玩出古典新滋味-風傳媒

賴怡均 + 追蹤 2022-12-20 12:04 

明宗書篆主題展於高雄明宗書法館登場,圖為藝術家廖暐潔作品《練習說再見》(圖片來源:明宗書篆主題展)

顛覆傳統,書法篆刻竟能這麼潮!高雄市「明宗書法館」於12/18舉行「2022明宗書篆主題展」開幕式,展出十四位青年藝術家的創作,有平面、立體、光影、互動等形式的作品,吸引眾多藝文愛好者前往參觀。

策展人蔡孟宸在開幕致詞中表示:「書法、篆刻是表現漢字的視覺藝術,有深刻的人文內涵,但由於科技發達,手寫字逐漸被鍵盤輸入取代而脫離日常,如何透過書(寫字)、篆(刻印)元素表達現代人的情感、思想,以及時代流行、在地文化、社會議題,讓書篆藝術貼近生活,是展覽的核心。」

書篆結合異材質  視覺驚喜引人省思生命課題

展覽以「憶Memories」為主題,在「後疫情」時代,探討記憶(諧音「疫」)與生命、疾病、愛情、人際關係等課題。例如藝術家黃于榛以環氧樹脂做成防撞泡泡紙造型,結合層層堆疊的書法字,呈現「記憶」的糾葛複雜。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許糴凡則用日式屏風書寫自創的《入米經》,模仿傳統手抄佛經形式,實則討論孤獨感與信仰的微妙關係。

藝術家黃于榛作品《記憶的泡泡紙》(圖片來源:明宗書篆主題展)

藝術家黃于榛作品《記憶的泡泡紙》(圖片來源:明宗書篆主題展)

就讀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的王仕郁以壓克力顏料彩繪出的「孤」漢字意象、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王意淳則用雙面膠在宣紙上貼出「塵埃」二字,字形因沾染灰塵而從透明無色變成灰黑,反轉書法家慣用筆、墨的刻板印象,巧妙呼應「書法是一項時間的藝術」的話題。年紀最輕的參展者廖暐潔就讀臺灣藝術大學,她用燈箱結合攝影,製造出會發光的書法作品,令圍觀者讚嘆。

認知寫作+藝術表達  助創作者說故事

除了當下的視覺感受,如何讓觀眾更深入理解藝術作品?除上述形式、風格多元的作品外,策展團隊亦與「語屋文創」創辦人莊敦榮合作,運用認知寫作的方式來研發「藝術表達學」,協助藝術家闡明創作理念、引導觀眾進入作品背後的精采故事。

莊敦榮認為,當代藝術中,作品不再只呈現具象、直觀的視覺美感,而往往透過抽象、隱喻,具備反思與批判的功能,作為理解作品的陳述文字,將成為創作的一部分而更顯重要。

圖三:策展人蔡孟宸為前來觀賞的藝文愛好者導覽作品(圖片來源:明宗書篆主題展)

策展人蔡孟宸為前來觀賞的藝文愛好者導覽作品(圖片來源:明宗書篆主題展)

跳脫傳統框架的藝術表現形式,蔡孟宸、吳弘鈞透過策展,傳遞更貼近生活的書篆藝術。「2022明宗書篆主題展」展覽期間為2022/12/15-2023/1/12,歡迎想親近藝術的朋友參與:https://www.facebook.com/MTTE2022

2022/12/15-2023/1/12南應大美術系吳弘鈞老師策展、王仕郁同學參展於高雄「明宗書法館」

感謝《書法教育》月刊報導!

2022/12/15-2023/1/12南應大美術系吳弘鈞老師策展、王仕郁同學參展於高雄「明宗書法館」

文/蔡孟宸

書法之美,在透過筆鋒、墨韻的變幻莫測與字體、布局的百態千姿而引人入勝,歷代以卷、軸、扇、冊等形式書寫詩詞古文,構成文人/書齋為主的閱觀場域。在今天,書法除了是典雅精純、工夫修養的技藝外,因漢字的符號、抽象特質而能透過視覺表情達意,躋身當代藝術之林。九○年代「墨潮會」及爾後「何創時傳統與實驗雙年展」已對書法從古典的書寫/日常到現代的非書/非常,有著一系列探討;近年「故宮博物院」主題特展、「橫山書法藝術館」申請展等風潮亦揭示策展(Curating)介入的重要性,因此2022明宗書篆主題展作為「明宗書法藝術館」首次常態性(一年一度)策展,冀能成為書壇的新亮點。

「疫情」是全球共感的大事件,對疾病的恐慌讓諸多課題浮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處境環環相扣,複雜且幽微。首屆「明宗書篆主題展」即以「憶Memories」(「疫」諧音)為母題,探討生命、情感及社會。「記憶」承載人的生活點滴,一個國家乃至文明的集體記憶便是「歷史」。「追憶」行動化則為儀軌,民俗、宗教中的活動使過去與現在感性交疊,引導人們慎終追遠。古有王羲之〈喪亂帖〉、顏真卿〈祭姪稿〉的真情演出,當代書法人如何透過藝術看待生老病死(生命)、喜怒哀樂(情感)、風土民情(社會),應能在作品中一窺端倪。

2022/12/15-2023/1/12南應大美術系吳弘鈞老師策展、王仕郁同學參展於高雄「明宗書法館」

2022年「明宗書篆主題展」受邀作品依上述題旨,各自展現鮮明的藝術語彙,不僅沒有因跨出「筆墨紙硯」的媒材框架而流於形式主義;也能看到熟稔的筆墨技巧、媒材運用和挑戰敏感議題的勇氣。例如以流行歌詞、新詩或口語擬仿碑刻、尺牘、詩札……等書史法帖的參展作品:林承翰《小熊碑》、柏巧玲《名字帖》,舊瓶新酒,餘韻深長。

跨媒材作品如許宸家《不葬花》以金屬結合顏料彩繪、廖暐潔《練習說再見》以燈箱結合攝影藝術,借物移情,淒美奪目。除形式創新外,也有受「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啟發的作品,如鄭宇宏《未來信息》系列,踵徐冰(XU Bing,1955 ―)「新英文書法」概念之後,解構筆畫順序,思考文字傳衍與信息符號間的意義。謝佳修《親愛的》則將書法結合服裝設計,搭配「明宗書法藝術館」二樓圓形展間的光影特色,構成一件動態立體的裝置藝術。

「明宗書法藝術館」作為南臺灣書法發展的重鎮,除歷屆「明宗獎」培育書、印、鈕人才外,個人、雅集、書會、乃至國際邀請展經年不斷,在饒富特色的建築環境與熱情活力的志工團隊引領下,提供老、中、青書法社群一個優質的展演基地。「明宗書篆主題展」旨在以書法篆刻為媒介,探索書寫、文字、語言、藝術的可能性,一場精采的傳統與實驗對話,期盼各界參與。

2022/12/15-2023/1/12南應大美術系吳弘鈞老師策展、王仕郁同學參展於高雄「明宗書法館」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