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計畫簡介
Program Introduction
教育部為培育具國際水準之藝術與設計人才,建立國際合作長期培訓機制,訂有「教育部補助藝術與設計菁英國際進修實施要點」,補助相關領域優秀且具發展潛力之學生赴國外著名大學、機構或公司進修、實習或訓練。
自94年起結合國外一流校院或公司正式辦理「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採取政府全額補助之方式選送優秀學子赴海外培訓一年,希望藉此培育國內設計創意產業所極需的高級人才,擴展國內學生的國際視野,並培養文化創意產業所需要的實務設計能力。
菁培計畫共分為『數位媒體組』、『視覺傳達設計組(原平面設計組)』、『產品設計組』,數媒組及視傳組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學系承辦,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自97年度起承辦本計畫之產品設計組;但藝術與設計人才培育成效與所處環境有極大關聯,故於107年始設『建築與都市景觀設計組』,現由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承辦。
甄選方法
Recruitment Process
徵選對象
本學年度各公私立大學校院 大學部二年級(含)以上 或 研究所碩士班在學學生(含進修學士,但不含在職專班),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設有戶籍者,且從未獲本計畫選送出國之學生。
出國進修前,須具備國內學校之在學學生身分。國外進修培訓期間,亦需具備國內學校之在學學生身分,包含保有學籍者。
一、徵選辦法
※ 詳細內容及規定請務必詳閱簡章,本資訊如有未盡事宜,依甄試簡章及相關法令辦理
-
報名
-
國內初審
-
暑期培訓研習營
-
國內複審
-
海外決選
-
出國研習
二、報名【學校推薦】、【個人申請】、【金點新秀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者】
【學校推薦】
由學校推薦學業成績優異且具有出國學習潛力之學生報名申請。應檢附報名表及下列書面資料:(1)大學(含)以上在學成績單、(2)作品集(電子檔)、(3)學校系所推薦公文、(4)老師推薦函、(5)語言能力證明影本(可以大一英文課程成績證明)及(6)其他有助於審查之證明文件與資料影本等規定之相關文件。
※每系所以10名為限。
【個人申請】
由學生自行報名申請,應檢附報名表及下列書面資料:(1)大學(含)以上在學成績單、(2)作品集(電子檔)、(3)語言能力證明影本(可以大一英文課程成績證明)及(4)其他有助於審查之證明文件與資料影本等規定之相關文件。
【金點新秀獎年度最佳設計獎者】
依據當年度新一代設計展官方公告之得獎名單,由獲獎學生自行報名申請,應檢附報名表及下列書面資料:(1)作品集(電子檔)、(2)語言能力證明影本(可以大一英文課程成績證明)。
三、國內初審
申請學生需依申請方式提交上述文件以便委員進行書面審核。
(1)學校推薦、個人申請:依審查結果擇優錄取30名,備取10名。
(2)金點新秀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者:至多錄取3名,備取1名。
參加第二階段暑期培訓研習營。
四、暑期培訓研習營
通過書面資料審核者通知參與為期10天的「菁培建築與都市景觀設計培訓研習營」,由國內外優秀師資擔任研習營導師。採設計研習營方式,由海外教師代表出題,學員需於研習營期間完成一設計案。研習營前間並安排海外教師及國內業師對學員進行一對一指導,希冀帶給學員多面相且多視角的國際化訓練。
五、國內複審
依據書面資料與研習營成績總和,公布初審總成績及排名。 學員須繳交海外各校要求入學門檻之語言成績※、國際競賽得獎證明※及志願表進行國內複審。國內複審合格名單以初審「研習營申請」書面審查成績(30%)+「培訓研習營」成績(60%)+「國際競賽得獎證明」成績(10%)之比例合計成績作總排名,並依此排名作為海外學校志願之排序依據;按學員之名次及志願排序各海外學校錄取名額最多4倍之送審名單,每位學員最多送審2學習單位。
※ 語言成績標準係依據當年度海外各校入學門檻要求,為國內複審名單審查門檻,不另計分。 ※ 「國際競賽得獎證明」係參照「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獎勵要點」之競賽一覽表,採計建築與都市景觀設計類獎項,需附上得獎證明影本,並清楚註明為個人作品或團體作品。如為團體作品,需說明個人貢獻部分,以及組員人數、姓名。
六、海外決選
國內複審合格名單公布後,合格者需繳交海外學習單位當年度入學申請公告所需之英文作品集、語言能力證明、研習計畫、相關英譯表件等書面資料。由本組統一辦理表件郵寄與申請,等候海外學習單位決選錄取通知。各海外學習單位除依核定名額錄取正取生外得列備取生,依海外學習單位之決選結果為依據,並以名次排序,如有缺額則以名次依序遞補。實際錄取名單依據海外學習單位決選結果及教育部公告之名單為準。
七、海外研習
獲海外研習名額者,依通知續辦理出國研習事宜。
申請程序
STEP.1事前準備 STEP.2報名 STEP.3親自繳交、郵寄 STEP.4報名完成
成果紀錄影片(請點選下方標題觀看)
數位媒體組
課程分享
王宇欣|進階角色動畫
陳冠儒|概念設計
范姜仲萱| 視覺導演課程
陳怡君|用邊際利得法則提升畫畫功力
110成果發表會
數位媒體組|荷蘭 AKV|St. Joost|黃亞文 數位媒體組|澳洲 RMIT University|李兆昀
數位媒體組|法國 Gobelins, l'École de l'image|廖思宇 數位媒體組|法國 RUBIKA Valenciennes|許峰睿 數位媒體組|加拿大 Sheridan College|陳郁宜
視覺傳達設計組
課程分享
李宜庭|英文字體排版學
鄭仰均|設計思考
黃筠喬|設幻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組|美國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童敏 視覺傳達設計組|丹麥 Design School Kolding|黃軒筠 視覺傳達設計組|法國 Gobelins, l'École de l'image|林佳璇
時尚設計組
110成果發表會
美國 Parsons the New School of Design|陳曉墨 時尚設計組|英國 Royal College of Art|邱閔聖
產品設計組
110成果發表會
產品設計組|荷蘭 Eindhoven University|向量 產品設計組|英國 Royal College of Art|廖康捷 產品設計組|荷蘭 Delft University|劉露 產品設計組|德國 Weißensee Kunsthochschule Berlin|于紹軒 產品設計組|美國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鍾旻芸 產品設計組|美國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 (MFA)|魏孟驍 產品設計組|美國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許宣智
建築 與景觀設計組
110成果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