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說明:四千八百年前的狗骸化石,發現於此,被稱為「臺灣第一犬」。創作者形塑這隻穿越時空而來的「小黑」,將牠融入科技生活的場域中。
經 費:1,500,000元
委託單位: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相關媒體報導
*南科藝術網
作品名稱:小黑/Blackie
作者:劉育明(南應大美術系教師)、郭瑞祥/Yu-Ming Liu, Jui-Hsiang Kuo
設置位置: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管理局與南科三路間廣場
設置年代:西元2011年12月20日
作品尺寸:長200×寬120×高280cm
作品材質:金屬鐵材、不銹鋼材、紙漿、滑石粉、立體物件組裝、環氧樹脂、烤漆彩繪
作品類型:雕塑
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鉅量文物中,最讓人驚艷的,不外乎南科考古隊於大坌坑文化層裡,發現台灣4千8百年前由先民所飼養的狗骸化石,並被公認為「台灣第一犬」! 可見一直以來,「狗狗」就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並時時扮演著親密的夥伴關係。從狩獵社會的先鋒、農業時期的守衛、乃至於現代的寵物角色,牠總是如膠似漆、如影隨形的與我們長相左右。
<小黑>,創作者形塑一隻由四千八百年前穿越時空而來的狗狗,悄悄地融入科技新貴的生活場域中。擬人化之後的<小黑>,相當活潑的以各種不同的姿態,分別出現於台南科學園區前廣場。作品<小黑>將於不同的場所中各自展現獨自的性格及特色,讓我們能不經意地與牠巧遇、互動,同時也讓公共藝術作品饒富生活化與趣味性。
When one looks into the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the Southern Taiwan Science Park archaeological sit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most amazing discovery the team made is the fossil skeleton of a dog kept by ancient people 4,800 years ago. This dog is dubbed by the public as the “First Taiwan Dog!” This proves that doggies have always been human’s best friends and our close partners. They served as scouts in hunting society, guards during the agricultural period, and pets in the modern era. Dogs have always closely followed and accompanied us. They have never been absent.
With “Blackie,” the artists create a dog which travels time and space from 4,800 years ago and blends in the life of high tech yetties quietly. The personified “Blackie” appeared around the Southern Taiwan Science Park in various postures and lively images.
The work titled “Blackie” will show different independent characters and styles in different spaces and locations. This offers unexpected encounter and interaction and adds an interesting and down-to-earth touch to public arts.
*人間福報:小黑穿越時空 獲卓越獎
【本報台北訊】在台南科學園區的南關里遺址出土距今四千八百年前的犬類骨骸,有「台灣第一犬」美銜。藝術家劉育明、郭瑞祥據此在南科形塑穿越時空而來的「小黑」,昨天贏得公共藝術獎最高榮譽「卓越獎」。
文‧圖/傅鳳琴 「第四屆公共藝術獎」年度最高榮譽「卓越獎」,由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傾聽草原的聲音」、「巨人」、「小黑」等21件公共藝術,從130個參賽案中脫穎而出,勇奪大獎。其中「小黑」是藝術家劉育明、郭瑞祥以園區內南關里遺址出土,距今4800年前犬類骨骸,有「臺灣第一狗」之稱號,將其形塑為一隻由4800年前穿越時空而來的狗,悄悄地融入南科園區廣場。擬人化的「小黑」,以各種不同的姿態出現,不經意地能與牠在南科區內巧遇,「小黑」的身影也正和籌建的南科館緊緊相鄰。
南部科學園區由於地屬嘉南平原南側、曾文溪及鹽水溪兩溪流間,受河流洪泛影響,堆積迅速,以致遺址深埋地下,不易發現。民國84年開始,因調查、或因工程監測、或因主動鑽探,考古遺址不斷被發現。至今園區內共發現有58處考古遺址,配合開發而進行發掘的地點共有33處之多。依據定年資料,南科及其鄰近考古遺址所涵蓋的年代,最早可上溯至距今約4800年左右,至晚則可到距今約200年左右;在這長達近5000年的時間範疇中,不同時期考古遺址顯現出來的文化內涵遺留,都各具其時代特色,大致可概分為6期考古文化,其中最早為距今約5000年的大坌坑文化。 南關里遺址屬大坌坑文化時期,考古學者從出土遺物研究發現,當時已有農業栽培稻米、小米等穀物,也開始養狗、養豬。生活上廣泛利用海洋資源,大量使用產於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製作石器,顯示當時優異的海洋技術。民國89年南關里遺址出土之「狗墓葬」,因骨頭保存完整,呈睡姿狀態,推斷狗在死亡後被完整埋葬,顯見人和狗的深厚情誼,令考古學者驚艷。經過多年調查,這具骨骸應是國內發現最早的家養犬,將牠封稱為「臺灣第一狗」。 以「臺灣第一狗」發想的公共藝術系列的作品共有10件,有「小黑練舉重」、「撐洋傘的小黑」、「正在做日光浴的小黑」、「陪我看電視的小黑」、「愛睏的小黑」等。主題皆不相同,但都叫「小黑」,作品細膩,呈現狗狗調皮而又令人莞爾之型態,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皆有不同的感覺;其中作品「蹓我‧蹓你」更以互動與逗趣的設計,「小黑」身體的項圈繩索,讓遊客可以有牽著4800年狗狗散步的互動體驗。
大坌坑文化層出土的「臺灣第一狗」,同樣也給了《少年加弄與狗》作者顏志豪靈感。故事描寫大約距今4500年前,在南科有一些聚落居民,他們擅於海上捕魚,也懂得種稻米和小米,是大坌坑文化的一群。聚落裡有位少年名叫加弄,家裡養了一隻獵犬汪汪,和加弄感情特別好。只是每次加弄和爸爸還有族人一起去狩獵時,生性膽小的汪汪,總被排斥在外,沒有辦法和大家一起活動。汪汪很希望有一天,能夠和大家一起上山打獵。然而生性膽小的汪汪,卻為了護衛主人,對抗毒蛇卻因此喪命。 南科遺址不僅是臺灣的瑰寶,更展現出臺灣先民生活的智慧。相信未來南科館將成為展現臺灣史前文化之重要博物館,更可以提供人們做為時空轉換、跨越、想像、休憩的空間。 參考資料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
*南科公共藝術系列之三 ~~
繼續南科公共藝術系列,這回來個「小黑」這個作品的特輯。
阿賢仔的部落格 http://photomusicmovie.blogspot.com/2013/09/blog-post_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