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2 - 2023.12.24 高美館 4樓展覽室
策展人│鄭勝華
「黑湧」具有多重指涉︰首先,讓人想到早期祖先渡過黑水溝的開墾史,具有歷史與宗教的向度;此外,黑亦有汙染,意指經現代化、工業化的汙染意象;另外,也指涉黑潮,後者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流經台灣東部的洋流,海中的神秘河流,充滿力量與生機。藉由藝術打開的多重連結,擴張觀眾對自身與環境的多重感受。
海洋,一直都是台灣文化最根本與原生,但卻受禁忌與隔離的日常生命中的一部份,藝術家林純用長期關注海洋與環境,以身體、材料與藝術行動直視殘酷的現實,重新找回生活中失落的環節,並希望覓得生命的新動能。
「廢樂園」
「廢樂園」探討海洋垃圾的爆量與汙染,主要反映了人類資本主義與工業生產的過度發展。資本主義一方面無孔不入地刺激,或控制消費的慾望,另一方面透過大量生產來滿足慾望的消費。現代消費社會無數產品的生產,均仰賴石化工業,後者提供的塑膠不僅方便、廉價,而且萬年不壞,唯一的代價則是乏人問津的汙染。近年來,全球海廢問題不斷地擴大,也更加嚴重,不僅破壞自然環境,也危害其他物種。
「塑膠海翁」
「塑膠海翁」以鯨豚、汙染與自然為主題,但試圖將其連結到當代社會與現實情境,甚至希望透過巨大的裝置作品,讓觀眾不僅從「外」來觀看這些議題,更能走進作品之中,從「內」去感受環境的變遷,物種的死亡與人類,與我們自身,與當下每一個呼吸之間的深刻連結。
「海的考古學」
本區主要有兩個系列作品所構成︰《鯨落》系列作品與《龜蘭巴火》系列作品。
《鯨落》系列作品重新繪製鯨豚的骨骸,但試圖安置於深沉的漆黑之中,使其成為海洋遊魂與死後精靈,它們環繞在倒映高雄港之間,形成虛實交替,魑魅魍魎的恍惚狀態,並成為當代的新天使。
《龜蘭巴火》系列作品,由四件分別針對龜山島、蘭嶼、綠島與菲律賓巴丹島的木刻板所構成。藝術家透過台灣幾個離島的實際踏查,理解這些離島特殊的歷史、風土與景觀,例如過去的軍事對立、政治監禁與文化景觀,以及海洋尋根之路所帶來的身體經驗等等,進一步延伸至南島語系文化圈的追尋。
「海神祭」
「海神祭」以《剪浪》系列作品為主,轉向於歷史、建築、生活與信仰的面向上,並希望提出一種透過海而得到的昇華。
《剪浪》系列作品從傳統建築得到啟發,藝術家林純用將建築形式與浪型互為結合,成為畫作內形式的隱然結構,並進一步進行藝術的轉化與提升,從其燕尾脊的翹形迴轉似乎隱含過去的歷史,同時也似乎浮現人與海搏鬥的歷史,藝術家以各種不同hue出來的浪型相呼應。
《天人錯位——旗津中洲T型防波堤》
《肉粽角台灣地形圖》
《明日餐桌》
《高雄港》
《剪浪七鳳山龍山寺》
《鯨落》
鄭勝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學博士
現任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簡歷
e-mail:tf0155@mail.tut.edu.tw
研究室編號:a2012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評論組)藝術學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理論組)藝術學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助理教授證書:
助理字第140724號
中等學校教師證書:
中字第8901157號
研究領域:
當代藝術理論、美學與藝術哲學、影像美學、藝術評論、批判理論、分析美學、數位藝術。
歷年教學科目︰
碩士班(含進修部)
台灣藝術與文化專題、當代藝術研究、創作論述導讀與寫作、藝術研究方法論、西洋美術史專題研究
大學部(含進修部)
台灣美術史、藝術心理學、東方美術史、現代美術史、美學、當代藝術思潮、藝術行政、藝術理論導讀、藝術教育、畢業製作專題、應用素描
工作經驗:
「2022屏東獎」評審
高雄醫學大學「文藝獎」評審委員
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審查委員
「文字力、評藝堂」視覺藝術評論新秀培育計畫(文化部贊助)講師。
2016年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案助理教授
2015年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4年 國立屏東大學(前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4年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4年 高雄市立仁武高中國中部美術代課教師
2012年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暨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2010年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年刊主編
著作:
2013年 8月 著作《製造藝術──論古德曼的藝術哲學》(Artmaking: A Study on Nelson Goodman’s Philosophy of Art)(政大出版社)
1999年 9月《從藍色的感覺進入藍色本身》(自費出版)
獲獎紀錄:
2013年 ◎論文〈象徵、語言、媒體與藝術:從古德曼看數位藝術的運作邏輯〉入選第七屆台北市「數位藝術評論獎」
2012年 ◎博士論文〈製造藝術:論古德曼的藝術哲學〉獲國立政治大學主辦「第二屆思源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獎」哲學學門首獎
2012年 ◎ 獲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提名,為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
2010年 ◎ 版畫作品獲台北縣第十二屆「新莊美展」版畫類社會組第二名
2009年 ◎ 獲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舉辦「朱德群八十八回顧展」藝術評論比賽研究生組第一名
2009年 ◎ 論文〈數位藝術中的身體:數位時代的一條美學路徑〉入選第三屆台北市「數位藝術評論獎」
2007年 ◎ 論文〈數位藝術可能論〉入選第一屆台北市「數位藝術評論獎」
2005年 ◎ 論文〈朝向人之啟蒙與救贖的藝術理論──論阿多諾的美學訴求〉獲「世安美學論文獎」首獎
期刊文章、展覽專文:
2021年10月 ◎〈藝外之形、南方之藝──談《象形之外/Imago》與南方現當代藝術〉收錄於《象形之外︰當代語境下的南方形》(高雄市︰高雄市文化局,頁9-13)
2021年05月 ◎〈檳榔樹、赤道帶與分子化的色光──談張新丕「熱帶天堂 — 合界」個展〉,收錄於網站「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庫」,網址
2020年12月
◎〈重返動物性〉收錄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美E讀誌》(41期,2020.12.24)
◎〈因物重生──「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收錄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灣工藝》季刊(79期,2020.12)(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頁70-73。)
2020年4月 ◎〈渾沌與追尋︰談張新丕的繪畫〉收錄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認證》(91期,2020.04)(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頁58-65。)
2019年10月 ◎〈走石縫的悟空者──談吳孟璋的雕塑創作〉收錄於《隱然﹒之間︰吳孟璋作品集》(台南市︰吳孟璋,2019.10,頁57-63)
2019年10月 ◎〈《轉進論》的無限碎形〉收錄於《文學台灣》季刊(112期,2019.10,頁6-8。)
2019年9月 ◎〈從禁聲道眾聲喧嘩──談一九九十年代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線索〉收錄於典藏《今藝術》(2019.09)(台北市︰典藏藝術雜誌,頁122-124。)
2019年9月 ◎〈斜坡體作為世界的支點──談「斜坡上的對話─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收錄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灣工藝》季刊(74期,2019.09)(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頁64-67。)
2019年5月 ◎〈墨體變形︰台灣中生代水墨畫家作品及延展探究〉收錄於《世代差異︰台灣中生代水墨的主流變奏》展覽專文(台南市︰台南市文化局,2019.05,頁24-34)
2019年4月 ◎〈自身流轉與碎形生成──梁任宏《轉進論》及其流動技藝〉收錄於典藏《今藝術》(2019.03)(台北市︰典藏藝術雜誌,頁224-225。)
2019年3月 ◎〈欻欻(ㄔㄨㄚ)ㄟ台灣藝術︰閱讀李俊賢作品的三條路徑〉收錄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認證》(85期,2019.04)(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頁78-87。)
2018年6月 ◎〈從土裡來的藝術力—談屏東美術館「地方X他方:身土不二」當代藝術展〉收錄於《地方X他方︰身土不二》展覽專文(屏東市︰屏東縣府美術館,2018.06),頁5-9。
2018年6月 ◎〈如何可能如詩?──談林鴻文「蕭瑟的浪漫」之迴盪〉收錄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認證》(80期,2018.06)(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頁6-13。
2018年5月 ◎〈無物存在:談「有•無•存在」 黃郁生教授個展〉收錄於《有•無•存•在:黃郁生版畫藝術》展覽專文(高雄市︰正修科技大學藝文處)(2018.05)
2017年6月 ◎《流動之器──李金碧與梁冠英的陶藝(逃逸)實驗》收錄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灣工藝》季刊(65期,2017.06)(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頁46-49。)
2016年12月 ◎《回歸原點的樂音──「彥作吉製工事」與手工吉他》收錄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灣工藝》季刊(63期,2016.12)(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頁68-69。)
2016年10月 ◎《溯源、流變與越界 ──從《臺南故事》看魚刺客的海洋美學訴求》收錄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認證》(70期,2016.10)(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頁6-13。)
2016年8月 ◎《溯源、流變與越界 ──現代美學與魚刺客海洋性》收錄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認證》(69期,2016.08)(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頁14-21。)
2015年11月 藝術評論〈隱沒(影-墨)術〉(評王明仁《That Has Been》系列作品)收錄於《此曾在》王明仁水墨創作作品集展覽畫冊,頁4-7。
2015年9月 藝術評論〈黑光黑──談林葆靈作品〉(評林葆靈2015個展,台南索卡藝術中心)收錄於《「照無眠」》(台南:索卡當代藝術有限公司,2015)展覽畫冊,頁9-17。
2015年6月 藝術評論〈海的追尋與提煉:談海島‧海民──打狗魚刺客海島系列──旗津故事〉收錄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
2014年8月 專文撰述〈走鋼索的人──從惹內(Jean Genet)看「藝術家的養成之道」〉收錄於《藝術家的養成之道:來自高雄、年輕藝術家的技術》展覽畫冊,頁16-19。
2011年10月〈未來的藝術/藝術的未來〉(頁22-27)、〈解疆域的數位藝術〉(頁28-31)、〈A+B=C:數位藝術的跨域思考〉(頁44-49)三篇訪談收錄於(邱誌勇/總編,《數位藝述》,台北市:數位藝術基金會,田園城市出版,2011,10)。
2011年10月 〈類比與數位藝術的對話──從廖克楠個展《數位印記》談起〉(頁29-32)、〈國際數位邀請展幾點觀察〉(頁37-44)收錄於(鄭勝華/主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年刊.2010》,臺北市:北市文化局, 2011,10)
2009年1月 翻譯艾爾雅維茨(Aleš Erjavec)文章〈後現代主義與後社會情況〉,該文收錄於《美學藝術學》(第3期,2009/01),頁13-23。
2008年4月〈異質與同化──從阿多諾〈論外文字的使用〉談起〉收錄於國立台灣美術館《臺灣美術》季刊(第72期,2008/04),頁14-19。
2007年11月〈數位藝術可能論〉收錄於《2007第一屆數位藝術評論獎》(黃文浩/總編,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籌備處 出版,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發行,2007),頁116-149。
2004年5月〈淺談阿多諾的藝術理論〉收錄於《豆皮丸》(第27期)
2003年5月〈發刊詞〉、〈真實等於虛幻〉收錄於《刺報》
2003年4月〈從一個綿密的提問開始-談陳玫蓁作品〉收錄於《不言•可喻:閱讀嘉義新生代作品集》(王秋燕/等作,嘉義市:王德合,2003)
2001年5月〈純粹的堅持〉(自立晚報副刊,2001.05.11)、〈鼠〉(自立晚報副刊,2001.06.20)、〈海屋〉(自立晚報副刊,2001.07.13-4)、〈人,黑夜中〉(自立晚報副刊,2001.09.02)
論文出版:
2021年01月〈戰後台灣水墨畫的文化錨定──以桃園市立美術館水墨典藏研究為例〉收錄於桃園市立美術館《典藏論叢──2019桃園市立美術美術館水墨類典藏研究專刊》頁79-109。發表於「書畫記──2021桃園市立美術館典藏研究暨專刊發表會」(2021.01.10,桃園市立美術館願景館)
2019年03月〈墨體變形──台灣中生代水墨畫家作品及延展探究〉收錄於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2019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頁160-173。
2017年11月〈重探拉斯寇斯洞窟──當代語境下的史前藝術〉收錄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藝與術︰思想與實踐」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2017藝術論壇暨研討會論文集》頁50-66。
2016年7月 〈論視覺的殘酷性──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論繪畫〉收錄於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2015視覺藝術「藝術中的視覺性」研討會論文集》(張繼文等作/二版,屏東市:屏東大學,2016,07) 頁119-135。
2015年12月 〈暗黑史與藝術力──從《女巫》展開的惡美學〉收錄於《美術研究》(創刊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2015.12。
2014年12月 〈象徵、語言、媒體與藝術〉收錄於,《數位藝述第肆號》(邱誌勇/總編,台北市:數位藝術基金會,田園城市出版,2014,12)頁174-197。
2014年11月〈惡的美學──藝術跨域的源生動力〉收錄於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系《2014視覺藝術「中介」研討會暨文化創意動畫產業產學論壇》,頁 102-119。
2011年11月 〈分析的藝術認識論──以古德曼美學為例〉收錄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22期,2011,11)頁37-66。
2009年12月〈數位藝術中的身體:數位時代的一條美學路徑〉收錄於《2009第三屆數位藝術評論獎》(張賜福/總編,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出版,2009,頁11-52)
2008年5月〈生與死的影像辯證──論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作品〉收錄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15期,2008,05),頁65-90。
2007年5月〈心與眼──從阿多諾、柏格森、普魯斯特到羅蘭巴特的審美時間觀〉收錄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第三屆藝術學研討會論文集《論述與思想》,頁14-1-17。
2007年12月〈朝向人之啟盟與救贖的藝術理論〉收錄於文字行動Ⅱ《2004-2007世安美學論文獎》作品集(世安文教基金會出版,2007)
2005年4月〈現代藝術與真理的辯證──阿多諾美學的藝術真理問題〉收錄於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第二屆藝術學研討會論文集《論述與思想》
2005年12月〈媒材與藝術想望──論阿多諾美學的媒材課題〉收錄於台南大學《2005中南區視覺藝術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143-158。
論文發表:
2021年11月 於國立臺灣美術館「2021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年會暨研討會︰美術館中的美術史:群眾・知識的全球化流動」發表論文〈海應王──談魚刺客李俊賢的海洋美學〉
2019年03月 於台北創價學會至善會館「2019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年會暨研討會」發表論文〈墨體變形──台灣中生代水墨畫家作品及延展探究〉
2017年11月 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2017藝術論壇暨研討會「藝與術︰思想與實踐」發表論文〈重探拉斯寇斯洞窟──當代語境下的史前藝術〉
2015年11月 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主辦「再談藝術的公共性:朝向『人人都是藝術家』之後」研討會發表論文〈外與內的辯證──巴代依(Georges Bataille)之內在性的顯明閱讀〉
2015年10月 於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主辦2015視覺藝術「藝術中的視覺性」研討會發表論文〈論視覺的殘酷性──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論繪畫〉
2014年10月 於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主辦「2014視覺藝術「中介」研討會暨文化創意動畫產業產學論壇」發表論文〈惡的美學──藝術跨域的源生動力〉
2013年03月 於國立政治大學「第二屆思源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獎論文發表會」發表論文〈製造藝術與認識藝術〉
2013年11月 於高雄市立美術館「2013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文化界論』研討會」發表論文〈象徵、語言、媒體與藝術:從古德曼看數位藝術的運作邏輯〉
2013年11月 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製菸工廠「2013年第七屆數位藝術評論獎頒獎典禮暨評論發表會」發表論文〈象徵、語言、媒體與藝術:從古德曼看數位藝術的運作邏輯〉
2009年11月 於台北當代藝術館「2009年第三屆數位藝術評論獎頒獎典禮暨評論發表會」發表論文〈數位藝術中的身體:數位時代的一條美學理論路徑〉
2007年05月 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第三屆藝術學研討會「論述與思想」平面發表論文〈心與眼──從阿多諾、柏格森、普魯斯特到羅蘭巴特的審美時間觀〉
2007年12月 於國立台灣美術館「亞洲青年藝術論壇」發表論文〈異質與同化-從阿多諾〈論外文字的使用〉談起〉
2007年10月 於臺北國際藝術村「2007年第一屆數位藝術評論獎頒獎典禮暨評論發表會」發表論文〈數位藝術可能論〉
2005年04月 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第二屆藝術學研討會「論述與思想」發表論文〈現代藝術與真理的辯證──阿多諾美學的藝術真理問題〉
2005年12月 於國立台南大學「2005中南區視覺藝術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發表論文〈媒材與藝術想望──論阿多諾美學的媒材課題〉
展覽:
2021年 ◎ ANBD(亞洲超越設計聯盟)「特別國際線上展」
2019年 ◎2019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教授聯展(南應大藝術中心)
2018年 ◎2018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教授聯展(南應大藝術中心、高雄文化中心至美軒)
2017年 ◎ ANBD(亞洲超越設計聯盟)亞洲(雲林、泉州、首爾、東京)巡迴展
2010年 ◎ 台北縣(新北市)《新莊美展》(第十二屆)
策展:
2023年
◎策展「黑湧 林純用創作個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23.09.02 - 12.24)
2022年
◎ 策展「摹仿說︰侯忠穎個展」。台南市︰台南市立美術館一館A展覽廳。(2022.06.24- 07.24)
2021年
◎ 與林熺俊共同策展「象形之外」,展出藝術家︰沈昌明、林熺俊、阿卜極、洪明爵、陳建大明、蔡獻友、賴新龍。高雄市︰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三館。(2021.10.15- 11.23)
2020年
◎ 策展「青仔!波波沙」,展出藝術家︰李碩瑜、柯衍吉、胡爾元、黃祖浩、劉濬磊、羅方妘。台南市︰崇藝術空間。(2020.07.13- 08.30)
◎ 策展「內視鏡」(桃園市立美術館水墨典藏線上展覽)。桃園市︰桃園市立美術館。
2018年
◎ 策展「看見•島嶼」(海韻逐影X10攝影聯展)(2018.12.22- 2019.01.13),展出藝術家︰顏明邦、蘇楠、裴美茜、楊育傑、郭榮根、黃秋敏、林現龍、李孟甄、王靖瑄、王婷惠等人。屏東︰屏東美術館。
2017年
◎ 策展「迫 視像」(Vision Chaser)(2017.11.09-12.08),南瀛獎特展,南瀛獎得主吳易澤,呂浩維,陳政偉。台南,新營文化中心美術館。並邀請許遠達教授擔任展覽座談會與談人。
2016年
◎ 策展「風景轉譯」(Landscape as Translation)(2016.05.21-07.03),邀請藝術家洪上翔、陳孟澤與華建強。屏東︰屏東美術館。並邀請李俊賢(藝術家、高雄市立美術館前館長)擔任展覽座談會「關於風景畫的當代性」與談人。
2011年
◎《流變-繪畫》(Becoming-painting)師大藝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西畫組聯展)策展暨論述
研究計劃案
2021年 擔任計畫主持人,「屏東縣美術史研究調查案」(屏東縣︰屏東縣文化處。)
2021年 參與「南方作為衝撞之所」高美館委託研究案(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9年 參與「版畫及素描典藏品描述資料撰研計畫」(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藝術評論、展覽論述、座談與研討會與談:
2022年
◎南應大藝術獎暨「青年藝術論壇」與談人(台南市︰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2022. 05. 25)
◎藝術家、藝評人陳水財《燠溽與呼愁─陳水財藝評文集》新書發表會與談人(高雄市︰新濱碼頭藝術空間。)(2022. 03. 12)
2021年
◎展覽座談「風景捕捉術︰土狗、沙洲、討海人」《敘事中的風景》(台北市︰國家攝影文化中心。)(2021.11.07)
◎展覽座談「當代語境下的南方形」《象形之外》(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三館。)(2021.10.30)
◎展覽座談「影像之刺」《每個人都是一座島》(台南市︰耘非凡美術館。)(2021.10.23)
◎展覽座談「多元向度:新世代境與物藝術的跨限擴延」《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2021.09.19)
◎展覽座談「台味美學、南島藝術與美學政治︰從『臺灣藝術主體性』雙年展25周年談起」《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21.09.04)
◎展覽座談《熱帶天堂—合界 張新丕個展》(台南市︰絕對空間,2021.04.24-05.30)(2021.04.24)
2020年
◎〈巴塔耶︰藝術的誕生〉發表於「狩獵哲學研討會」。(屏東霧台鄉︰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族教育中心主辦)(2020.09.12)
◎〈我只有七塊錢〉國立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平面創作評圖展,評圖委員。(台南︰崇藝術空間)(2020.06.02)
◎〈來溫家計畫〉丁昶文(台灣)╳Wojciech Gilewicz(波蘭),藝術家工作室國際對話系列,對談主持人。(台南︰絕對空間)(2020.04.19)
2019年
◎展覽座談《南 23°度︰複數的林相 藝術森林聯展》(台南︰大新美術館,2019.12.28)
◎研討會與談《直到今日︰108再創嘉義畫都生命力主題展研討會》(嘉義︰嘉義市立美術館,2019.11.23)
◎展覽座談《植覺 王國仁創作個展》(高雄,建軍跨域基地藝術村)(2019.11.16)
◎ 展覽座談《巨大、神秘、寂靜 黃柏勳個展》(台南,索卡藝術空間)(2019.10.26)
◎〈來溫家計畫〉葉子啟(台灣)╳Molly Haslund(丹麥),藝術家工作室國際對話系列,對談主持人。(台南,絕對空間)(2019.10.19)
◎ 展覽座談《Sn。1604-克卜勒超新星聯展》(台南,崇藝術空間)(2019.08.24)
◎ 展覽座談《2019台南傑出藝術家巡迴展―交陪大舞台︰陳伯義╳吳其錚 雙個展》(龔卓軍/策展,高雄文化中心)(2019.07.06)
◎〈來溫家計畫〉金是憲Shon Kim(韓國)╳林青萱(台灣),藝術家工作室國際對話系列,對談主持人。(台南,絕對空間)(2019.06.29)
◎ 藝術專題座談《旅人∞︰無垠的啟程》(澎湖科技大學藝文中心)(2019.04.22)
2018年
◎ 藝術專題座談《地方X他方︰身土不二》(屏東美術館)(2018.05.06)
2017年
◎ 展覽座談《「迫 視像」(Vision Chaser)》(南瀛獎得主特展)(台南新營文化中心)
◎ 展覽座談《多孔蟲》(影像創作展)(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文創中心)(2017.06.12)
2016年
◎ 展覽座談《天人錯位──林純用(小純用功)個展》(高苑科技大學藝文中心)(2016.03.10)
2015年
◎ 藝術評論《黑光黑》談《評「照無眠」林葆靈2015個展》(台南索卡藝術中心)(2015.10.04-11.01)
◎ 藝術評論《繪畫中的複體臨現》談《評「日常-距離」蔡孟閶2015個展》(台北橘園非畫廊)(2015.08.08-09.26)
◎ 藝術評論《海的追尋與提煉》談《談海島‧海民──打狗魚刺客海島系列──旗津故事》(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收於台新藝評ARTALKS網址)
◎ 藝術評論《淡之像──關於陳孟澤繪畫作品中的存有》談《往風景的路上─陳孟澤╳蘇郁嵐》(台北真善美畫廊)
2014年 ◎展覽座談【影墨術──攝影和繪畫中的美好】《即逝的美好時刻──王明仁 繪畫創作個展》(台北金車文藝中心)(2014.07.19)
2014年 ◎展覽座談《藝術家的養成之道:來自高雄、年輕藝術家的技術》藝術之險 系列座談:「從惹內(Jean Genet)〈走鋼索的人〉談起」
其他藝文活動:
2021年
◎ 協辦線上研討會「從殖民異鄉到東亞地緣藝術: 2021台日國際藝術交流計畫」,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2017年
◎ 主辦研討會「藝與術︰思想與實踐」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2017藝術論壇暨研討會(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館A406,2017.11.20)
◎ 主辦國際大師講座,邀請日本公立秋田大學山本太郎教授,講題「創新與傳統兼具的日本繪畫」(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館A406)
◎ 主辦國際研討會,「台韓藝術教育的對話」(Dialogue between Taiwan and Korea on Art Education)(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國際演講廳D1003)
演講
2022年
◎當代策展工作坊線上課程「展示•部署與連結」(2022.05.21)
◎美學講座線上課程「古德曼美學系列講座」(2022.03.26-.04.09)
◎ 文字力•評藝堂 公眾講座Part 4「鬥陣─談藝術評論的可能實踐」,台南市︰絕對空間(2022.01.09)
2019年
◎桃園市立美術館志工培訓演講,講題︰「現當代藝術導論」(2019.12.22)
2018年
◎講題:「藏在畫中的故事:台灣當代藝術徵候」台南生活美學館(2018.05.26)
◎講題:「現代性與惡:現代藝術及其美學精神」高雄市現代畫學會2018年第三季專題講座,高雄文化中心文藝之家(2018.10.07)
◎講題:「無物存在being of nothingness:談「有•無•存在」2018黃郁生教授個展」正修科技大學。(2018.04.18)
2017年
◎講題:「自生成:流變審美人Born Again: Becoming Homo Aesthetics」高雄醫學大學,大學入門美學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