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03.04-04.06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英國實習紀錄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 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03.04-04.06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   參訪在地藝術家David Cassell的工作室與宅邸


Hungate Medieval Art 英國 Princes St, Norwich NR3 1AE
http://www.hungate.org.uk/

A HISTORY OF HUNGATE 洪加特的歷史

There has been a church on this site since at least the thirteenth century. Almost all of the present building dates to the fifteenth century, when like many of Norwich’s churches, Hungate was substantially rebuilt. Precisely when the work took place is a little unclear. An inscribed stone by the North door has been read as marking a foundation date of 1460 or 1461 but it is now so worn that the date can no longer be made out. However, a bequest in 1451 for painting the rood loft suggests that the work was already nearing completion by then. The new church was built against the tower and perhaps the porch of the thirteenth-century church. The medieval glass and the glorious roof suggest that before the Reformation Hungate was a place richly ornamented, full of colour.

至少從13世紀開始,這裡就有一座教堂。幾乎所有的建築都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與諾里奇的許多教堂一樣,洪加特也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這項工作的確切時間有點不清楚。北門旁的一塊刻有銘文的石頭被解讀為標誌著 1460 年或 1461 年的奠基日期,但現在它已經磨損得無法辨認日期。然而,1451年為粉刷閣樓而留下的遺贈表明,當時這項工作已經接近完成。新教堂建在塔樓上,也許還有十三世紀教堂的門廊。中世紀的玻璃和輝煌的屋頂表明,在宗教改革之前,洪加特是一個裝飾豐富、色彩斑斕的地方。

Hungate Medieval Art 英國 Princes St, Norwich NR3 1AE
http://www.hungate.org.uk/

 

Still recognisably the “neat building of black flint” that Norfolk’s historian, Francis Blomefield, described in the 1740s, there have been some changes. For example, in the mid nineteenth century a series of steps were added to the chancel to give the communion table greater visual prominence and later in the century the tower was shortened because it was in danger of falling. By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Hungate was in a poor state. It was only saved from closure and demolition by the intervention of a local member of the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SPAB), Prince Duleep Singh. The church was re-opened in 1908 having been thoroughly restored but with the City centre’s population dwindling, it was soon clear that Hungate was no longer needed for worship. The parish was joined with St Michael at Pleas and Hungate came under threat of demolition again.

However, call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Norwich’s historical city centre had been growing, and a plan was developed to give Hungate a radical new purpose. Heralding a new approach to the use of redundant churches in this country, St Peter Hungate was leased on a permanent basis for use as a museum (run by the City’s museum service). The St Peter Hungate Museum of Ecclesiastical art opened on 27th June 1933. Beginning with temporary exhibitions, the Museum gradually gathered a permanent collection that included vestments, paintings, Bibles, communion plate, bell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Visitors still recall brass rubbing in the Museum, and speak fondly of particular exhibits.

諾福克的歷史學家弗朗西斯·布洛姆菲爾德 (Francis Blomefield) 在 1740 年代描述的“整齊的黑燧石建築”仍然被認為是公認的,但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在十九世紀中葉,聖壇上增加了一系列台階,使聖餐桌在視覺上更加突出,在本世紀後期,塔樓被縮短,因為它有倒塌的危險。到19世紀末,亨蓋特處於貧困狀態。只有在古建築保護協會(SPAB)的當地成員杜利普·辛格王子(Prince Duleep Singh)的干預下,它才免於關閉和拆除。教堂於1908年重新開放,經過徹底修復,但隨著市中心人口的減少,很快就發現不再需要洪加特進行禮拜。該教區在普萊亞斯(Pleas)與聖米迦勒(St Michael)合併,洪加特(Hungate)再次受到拆除的威脅。

然而,保護諾里奇歷史悠久的市中心的呼聲越來越高,並制定了一項計劃,為亨蓋特提供一個激進的新目的。預示著這個國家使用冗餘教堂的新方法,聖彼德洪加特被永久租用用作博物館(由紐約市的博物館服務部門運營)。聖彼德·洪加特教會藝術博物館於1933年6月27日開放。從臨時展覽開始,博物館逐漸收集了永久收藏品,包括法衣、繪畫、聖經、聖餐盤、鈴鐺和樂器。參觀者仍然記得博物館里的黃銅拓片,並深情地談論特定的展品。


Hungate Medieval Art 英國 Princes St, Norwich NR3 1AE
http://www.hungate.org.uk/

Hungate Medieval Art 英國 Princes St, Norwich NR3 1AE
http://www.hungate.org.uk/

2024年由本系黃金福主任主持教育部學海築夢「諾里奇洪加特教堂閒置空間活用策展培訓計畫」,邀請系上蔡伊婷老師帶領三名學生七技部同學前往英國諾里奇(Norwich)地區的洪加特教堂(Hungate church,現改制為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與該實習單位理事長暨藝術總監Dr. Clare Haynes,基金會委員Dr. Sophie Cabot以及Dr. Sarah Cassell…等人進行實習前的討論與規劃,以進行為期5週(03/04-04/06)結合當地歷史古蹟調研與當代藝術實踐的實習活動。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03.04-04.06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    參訪在地藝術家David Cassell的工作室與宅邸

本次實習提供系上學生實境式地體驗英國地方歷史古蹟如何與當代社會對話,並從中學習文化資產與當代藝術結合的實踐任務。參與學生除了支援該座教堂基金會辦理當期的當代藝術展,如Icon of Light 以及相關系列座談會與當代裝置藝術…等活動外,蔡伊婷老師亦指導學生們限地製作,並於Hungate church當地展示,其學生展期為2024/03/22一直到實習結束2024/04/06止。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03.04-04.06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    學生們與Dr. Sophie Cabot進行實習工作額外的地區教堂探索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 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    學生們與Dr. Sophie Cabot進行實習工作額外的地區教堂探索

學生們與Dr. Sophie Cabot進行實習工作規畫及相關需知討論
●    學生們與Dr. Sophie Cabot進行實習工作規畫及相關需知討論

英國Hungate church是諾里奇地區最具代表性中世紀的教堂建築之一最初由帕斯頓家族(Paston Family)於十五世紀捐獻創立,作為教區傳教及儀式禮拜使用。1929年教堂不再做為宗教場域,1932年始改為教會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Ecclesiastical Art),除了保存教會文物、中世紀建築裝飾以及宗教藝術…等,之後更名為洪加特教堂藝術博物館Hungate Museum of Church Art,並與大學機構(東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簡稱 UEA)以及歷史信託基金會合作,結合教育推廣、學術研究和藝術展示的在地藝文空間。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03.04-04.06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   蔡伊婷老師利用實習之外的時間,帶領學生參加UEA參訪活動

蔡伊婷老師利用實習之外的時間,帶領學生參加UEA參訪活動
●    蔡伊婷老師利用實習之外的時間,帶領學生參加UEA參訪活動

Hungate church長期與UEA大學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系所合作,提供場地給與辦理學生美展、文學展或是研討會,同時也透過活化教堂古蹟空間,來達到社區參與的目的,像是邀請英國地方藝廊或畫會的進駐展示行銷藝術作品,招募當代藝術創作者進入教堂創作,或是提供兒童藝術及科學教育之空間。因此,Hungate church當今可謂一方面作為當代文學及當代藝術展之場所,一方面也提供場域提供社區居民或是大學機構學術租借使用。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03.04-04.06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    教堂探索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03.04-04.06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    實習學生,Dr. Sarah CassellDr. Sophie Cabot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學生進行特展規劃布置

限地製作布展圖

限地製作布展圖

學生與當代影像展出藝術家合影
●   學生與當代影像展出藝術家合影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
●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
●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

本次實習活動亦拜訪UEA大學的視覺藝術中心(SCVA)以及藝術史與世界藝術研究所的教授Dr. Daniel Rycroft、Dr. Simon Dell,以及Dr. Jack Hartnell (亦為《中世紀身體》的作者)與學生進行藝術與場域策展實踐之座談,以提升學生在國際藝術場域布展及創作的精神思維與能見度。除了實習時間與正式的行程外,蔡伊婷老師也利用實習工作之餘,帶領三名學生前進倫敦National Gallery、V&A Museum、Natural history museum、劍橋的Fizwilliam Museum以及Norwich Caslte Museum and Art Gallery,藉由此行帶領學生重溫西洋美術史的課程,真正走進古典藝術的世界。

倫敦 London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National Gallery

National Gallery

National Gallery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V&A Museum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Natural history museum

 

劍橋 Cambridge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Fizwilliam Museum

Fizwilliam Museum

Fizwilliam Museum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2024.03.04-04.06英國諾里奇洪加特中世紀藝術中心實習之行(Norwich Hungate Medieval Art Centre)

Norwich Caslte Museum and Art Gallery

Norwich Caslte Museum and Art Gallery
Norwich Caslte Museum and Art Gallery

●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
●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
●   南應大美術系蔡伊婷老師2024帶領三名七技學生至英國實習
 

蔡伊婷

蔡伊婷  TSAI, YI-TING

學歷

英國東英格蘭大學

2014-2020英國東英格蘭大學藝術史與世界藝術研究博士(PhD in Art History and World Art Studies,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K)

2007-2009英國薩賽克斯大學藝術史碩士 (MA in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Sussex, UK)

2004-2007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 (BA in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經歷

現任東英格蘭大學訪問研究者(HUM Visiting Fellow,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台灣美術通史中英文版》出版計畫專案助理暨責任編輯

屏東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文創與展覽翻譯業師

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空間《植島紀年—島嶼植物的史詩壯遊》策展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藝術論壇》編輯助理

「宜蘭美術史研究及常設展示先期規劃案」,(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楊永源教授主持,宜蘭縣政府)研究助理

「澄海波瀾- 陳澄波120周年誕辰東亞巡迴大展」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白適銘教授主持,臺南市政府)研究助理

佛光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教

▎專長領域

歐洲藝術史、藝術與文化

藝術理論與文化研究

當代藝術與策展實務

▎論文/著作

2021〈後疫情時期的藝術參與:東英格蘭大學桑斯伯里美術館暨雕塑公園的可親近性探討〉

2021〈陽明交通大學藝空間特展「植島紀年—島嶼植物的史詩壯遊」:探討台灣植物圖像的跨領域脈絡〉

2020〈俗民誌的描繪或是理想的藝術美學 ?以十九世紀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的中國時期作品為例〉

2020序文:〈以繪畫書寫土地,用土地召喚自我―談劉子平《金色記憶:島嶼采風考》〉

2018序文:〈以繪畫書寫土地,用土地召喚自我―談劉子平《金色記憶:島嶼序文:〈群像「眾聲」的呢喃與對話;看劉子平《自然的啞劇》〉采風考》〉

2017〈以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蜑家女》展示探討十九世紀殖民視線下的中國想像〉

2014〈走入世界之流:探討顧炳星的現代繪畫〉

2014〈喬治·錢納利的中國圖像初探〉

2012〈帝國時期藝術家旅遊對英國視覺藝術的影響:威廉·霍加斯風景繪畫案例之研究〉

2012〈探討霍米.巴巴(Homi Bhabha)後殖民論述中的雜揉性:以詹姆士.巴萊.法萊塞(James Baillie Fraser)的繪畫為例〉

▎獲獎紀錄

2020-2021東英格蘭大學訪問研究(HUM Visiting Fellowship)

2018-2019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留學生博士論文獎學金

2014-2017 中華民國教育部海外留學獎學金(三年全額獎學金)

2017           東英格蘭大學藝術人文學院研討會出席補助獎勵

2016           東英格蘭大學藝術人文學院田野調研贊助

2014          東英格蘭大學藝術人文學院研討會出席補助獎勵

2014          顧炳星教授學術研究獎學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2013          劉真先生學術基金會獎學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2012          博士生優秀研究獎學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演講/策展導覽/座談活動

淺談《植島紀年—島嶼植物的史詩壯遊》之策展理念與跨學科實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空間

2021  淺談《植島紀年—島嶼植物的史詩壯遊》之策展理念與跨學科實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空間,主持人:黃桂瑩主任)

2021  Representing the imaginary of an ideal utopian Orient: George Chinnery's genre and landscape art (1825-1852) (全英文線上演講:東英格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講座系列,HUM Interdisciplinary Seminar,Visiting Fellows Series)

2021  Representing the imaginary of an ideal utopian Orient: George Chinnery's genre and landscape art (1825-1852) (全英文線上演講:東英格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講座系列,HUM Interdisciplinary Seminar,Visiting Fellows Series)

2021藝術史跨領域之應用與實踐―英國學術現況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203教室,主持人:楊永源教授)

 

✨Challenge yourself and experience something new !與同學共勉_英國求學歷程的文化觀與經驗談

蔡伊婷

南應大美術系助理教授_蔡伊婷
現職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學歷
英國東英格蘭大學藝術史與世界藝術研究博士(PhD in Art History and World Art Studies,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K)
英國薩賽克斯大學藝術史碩士 (MA in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Sussex, UK)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 (BA in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被視為法國野獸派代表藝術家-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認為,創意需要點勇氣Creativity takes courage,然,勇氣則來自於人面對自己。我們求學的目的與求知的渴望,究竟何謂 ? 又,究竟為何 ?

01
(2016年重返Uni. of Sussex所拍)

早期我的求學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念大學前,我是台中僑光商專應用外語科的五專生。當時修了洪媖媖老師的西洋文學課程,看似「不實用」的課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對我的人生影響最大。文學課程在老師的活潑教學下,結合歷史、性別研究並回應社會變遷的當代意識思判,讓對當時沒有學習動力的我,產生對人文學科的探索慾。五專畢業那一年,我順利以插大方式進入台大歷史就讀,並於2007年取得人文學位畢業。

在求學期間,系上歐洲藝術圖像和文化歷史的課程是我學習熱忱的所在。國外對知識求取的自由學風對我而言是一種浪漫的想像。因此,大學畢業後我申請到英國University of Sussex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攻讀碩士(MA),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台灣,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求學。英國,一般想到的就是倫敦,因為經濟緣故,我選擇了一所離倫敦不遠,又有海濱城市之稱的布萊頓(Brighton)城市展開我的碩士生活。
 

 02
(2007年拍攝的Brighton 街景)
在英國親身經歷的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可以說是我留學過程中最大的收穫! 在英國這個文化大熔爐的國度下生活,特別是在布萊頓這座海濱城市,來自歐陸觀光或是亞非移居的人口眾多,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生活中,形形色色不同的族裔之間的生活模式和價值觀曾經讓我感到困惑,但也在這段迷惘的過程中發現自我。以布萊頓地區的皇家行宮(Royal Pavilion)為例,從前我對英國的印象僅停留在出現在電影或是畫家作品中的尖塔形式建築,像是坎特伯里教堂或是大笨鐘…等。但布萊頓皇家行宮的建築體與行宮內的藝術藏品中,不乏有看起來有印度或伊斯蘭風格的異國風形式,且又與18世紀歐洲的中國熱(chinoiserie)密不可分。我開始意識到,我所認知的英國文化應該是多元且複雜的,而文化係在人為,並非一成不變,「我」自身究竟又帶著什麼樣的文化觀進入這個國度呢 ?
 03
(Brighton Royal Pavilion, 2007年拍攝)

在英國念碩士的生活對我而言,就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什麼都很新奇,但囿於學期課業緊湊的步調,不是在上課就是在撰寫論文的狀態下,一年半的英倫時光很快就結束。2008-09年在英國的碩士學習,在適應新國度的生活及學習方式、以及運用/活用語言在藝術史領域是我當時在異鄉最重要的功課。2014年我考取了教育部全額的公費獎學金再度負笈英國,前往諾里奇(Norwich)地區的東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攻讀藝術史博士學位。東英格蘭大學最負盛名的是具有廣闊的英國鄉村自然景致的校園、典藏頗豐的桑斯伯里美術館暨雕塑公園(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 and Sculpture Park),以及栽培了近年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校友_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04
(桑斯伯里美術館暨雕塑公園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 and Sculpture Park)

諾里奇地區在中世紀時靠著便捷的河航運輸以及羊毛貿易致富,曾是僅次於倫敦的英格蘭第二大城,與布萊頓不同的是,諾里奇是相對保存更多英國傳統文化及建築的古老城鎮。又因與荷蘭僅一海之隔,早期有許多荷蘭人移居於諾里奇,因此該區域的地方藝術、文化及商業亦與荷蘭息息相關。
 05
(充滿歐洲中古氣息的Norwich城市)
 06
(諾里奇大教堂Norwich Cathedral外部廣場)
 07
(Norwich城鎮早期以河道作為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在Norwich求學的時光,除了進行個人的研究與撰寫博士論文的進度外,我最大的收穫可以說是結識了幾位在地的同學,這些好友們像是我生命中的窗口,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看到了那些不曾見識過的風景。當然,我也為他們展示了台灣多元且複雜的文化面貌。來自不同的文化觀,曾讓我們在溝通上感到困惑,但不減友誼的深度,我們非常享受並體驗異文化帶來的新知與體驗,藉由了解彼此的過程,以探索並面對異文化帶來的衝擊與對個人生命經驗的省思。透過與這些英國/歐洲朋友們的相處,幫助我更融入英國的文化環境與藝術領域。比如說,我參加了朋友邀約在Constable Country (Stour Valley and Dedham Vale)的在地藝術活動,也多次參與了每年1月25日為紀念蘇格蘭浪漫詩人Robert Burn的晚宴節慶(Burns Night)。我博士論文研究的浪漫時期藝術亦與文學和變遷的社會/自然環境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我特地造訪英國浪漫詩人William Wordsworth的故居及長眠地(Grasmere),透過造訪詩人當時所處之處,理解環境脈絡對19世紀英國文藝發展的影響。
08   

09
(在Norfolk與蘇格蘭朋友們一起慶祝紀念浪漫詩人的慶典Burns Night)

 10
(與朋友體驗English Pub culture)

 11
(William Wordsworth的故居建築群,現為紀念博物館)


 12
(2016年攝於英國湖區―浪漫詩人Wordsworth長眠之地Churchyard of St Oswald's Church)

就讀博士的6年多時間(2014-2020),我逐漸體會到異文化的交流與分享,這是我生命中一種難忘的挑戰-我先必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後才能共同站在一個對等的平台上,與來自異文化的朋友分享其相似或是相異的概念。而文化交換/交流所帶來的衝擊可能會激發無窮的創意或是帶來有趣創新的概念,這對一位當代藝術家或是藝術工作者的養成,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過程。


因此,在南應大美術系的這段學習過程中,我們就一起來思考What does creativity mean to you? For me, the answer depends on what you have experienced. Challenge yourself and experience something new !

 13
(Norwich 大教堂內的當代藝術,古老建築與現代藝術相匯的一種呈現―共勉―向未知的未來挑戰並勇敢地展翅高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