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美術系114級應屆畢業生賴奕勳水墨作品( 美術系陸銘澤老師-發現藝術畫廊 代理 )
藝術家|南應大美術系學生賴奕勳(右)參加高雄藝術博覽會與張學孔(左)先生合影,當時作品全部售出
說明|張學孔先生_現任高雄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大苑藝術創辦人&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南應大美術系傑出系友 陳聖萱 繪畫作品 ( 美術系陸銘澤老師-發現藝術畫廊 代理)
藝術家|陳 聖 萱 Chen Sheng-hsuan
電子郵件:sssheng777@gmail.com
專長:插畫、素描、水彩、設計、動畫
學歷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 研究所 碩士
藝術家|南應大美術系傑出系友 趙璐嘉 繪畫作品《意識無眠-5》 名冠藝術 代理
作品說明|
在「意識無眠」這個系列作品中,我以手工撕、剪、拼,以及不同的紙質材料,畫出點、線、面,形成作品。靈感源自有機形態。在幾何形狀與有機形態之間,繪畫來回重複。這是不同於純粹顏料的堆疊,刺激改變觀看者對畫面的第一印象。
這一系列作品展示了形式、碎片、各種資訊和顏色的拼湊和建構,從而產生了新的聯繫和意義。完成的作品力求達到既平衡又包含生活的複雜性、動態性和奇異性的構圖。在線型、幾何形狀、與有機形態之間,存在著一種「碎片但有序的混亂」,這些完成的作品充滿遊戲性,多彩且富節奏感。
ART TAICHUNG 2025|展商介紹
展間|1118 名冠藝術館 Sunny Art Museum
南應大美術系傑出系友介紹_趙璐嘉 Lu- Chia Chao
Artist: 趙璐嘉 CHAO Lu Chia (Taiwan, b. 1977)
學經歷
1999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美術系畢
2004-2014 任職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助教
2014-2018 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美術系研究所,MFA
作品簡介
趙璐嘉的作品是擷取當下的情感,探索在有形與無形之間的對比與可能性。畫面中使用強烈和輕柔相互交錯的筆觸來暗示周遭的環境與氣氛,對象物通過視覺和情感闡述轉換了圖像與模式,創作過程中保持畫面中各種元素之間的某種平衡與關係,也盡量減少過多顏色的影響,並簡化對象物的結構來獲取更多解釋的可能性。
對作者而言,繪畫既是一種很具有力量的身體過程,也是深刻的精神活動。在創作時,這兩種活動是不停歇地在相互磨合,作品中的線條與有機型態是捕捉當下的情緒狀態,從平靜到不耐,或從憂鬱到興高采烈,內容的虛實豐盈都是表現當時情緒和自省後反芻的狀態,在生活的不同時期,創作都能夠對自身的精神與力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新的體認。
趙璐嘉在創作過程中經常使用不同的媒材,來呈現當下想要表達的藝術語彙,媒材對她來說只是一樣工具,要表達不同目的,便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因此有時候作品會使用現成物拼貼,厚實肌理的堆疊,具有速度感的線條搭配畫面中大塊表現的虛無,或是建築結構性的線條感…等等,這都是屬於其創作語彙。創作者本身會因外在狀態而影響內在,因此自身會不自覺的改變, 那麼創作風格也應是會隨著生活經驗和歲月會改變的。在生活中,所有物件,環境,人際與自身的衝擊,都是內在會被潛移默化的原因。作品身為創作者的另一個分身,理當為這些難以言述的情緒,將無形的意念以能被視覺所見的方式呈現在觀者面前。通過繪畫,試圖捕捉創作者身體和意識相遇時的這些激烈時刻,而作品是經過內省覺知後轉化生命經驗的結果。
--------------------------------------------------------------------
|購票網址:https://lihi2.com/OtRxP
|官方網站:https://lihi2.com/bK5nd
|展覽地點:台中日月千禧酒店(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77號)
|貴賓預展:7月3日(四) 15:00-19:00
|公眾展覽:
|7月4日(五) 12:00-19:00
|7月5日(六) 12:00-19:00
|7月6日(日) 12:00-18:00
ART TAICHUNG 2025
以當代節奏共振城市脈動,60家畫廊與特展齊聚台中日月千禧酒店
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GA)主辦的 ART TAICHUNG 2025 台中藝術博覽會 將於 7月4日(五)至6日(日) 在台中日月千禧酒店盛大登場,並於 7月3日(四)舉行貴賓預展。今年展會共集結 51家台灣畫廊、11家海外畫廊,以及 2個特展展位,呈現多元媒材與世代觀點交織的當代藝術風景。
邁入第13屆的台中藝博,持續強化與城市節奏的連結,聚焦中部市場的藝術生態與觀眾輪廓,並回應日益年輕化、國際化的觀展結構。除了成熟收藏家的持續關注,也吸引許多年輕族群透過展會接觸藝術、建立收藏路徑。今年的展商陣容橫跨經典與實驗,涵蓋繪畫、雕塑等不同面向,週六(7月5日)也會有精彩的藝術講座,預計邀請年底即將開幕的臺中市立美術館首任館長賴依欣,分享籌館歷程、空間設計與策展理念,率先揭示這座台中文化新地標的願景與未來想像,提供觀者一場兼具深度與廣度的藝術旅程。
此外,台中藝博長年致力於促進青年藝術家的成長與市場接軌,2025年亦延續與三大青年藝術獎項的合作:包括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 藝術新聲、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的 璞玉發光,以及由畫廊協會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合作舉辦的 臺藝新人獎。這三大平台匯聚全台各地的新銳能量,將在博覽會現場設立特展展位,讓觀眾能第一時間接觸當代創作的未來語彙。
2025年展商完整名單已正式公布,後續也將陸續釋出畫廊亮點介紹、藝術家聚焦與講座資訊。更多展會消息,請持續關注 ART TAICHUNG 官方網站與社群平台。
|展商名單公布(以畫廊英文名依序排列)
1/2 新藝術藝文展演平台 1/2 Room - Daily Goods & ART
333畫廊 333 Gallery
99°藝術中心 99° Art Center
阿波羅畫廊 Apollo Art Gallery
藝術時代 ARTAGE
藝星藝術中心 ASTAR GALLERY
首爾馨藝術 Caiyun Art
首都藝術中心 Capital Art Center
敦煌藝術中心 Caves Art Center
長歌藝術傳播 Chang Ge Gallery
敬園藝術空間 CHING YUAN ART
傳承藝術中心 Chuan Cheng Art Center
青雲畫廊 Cloud Gallery
大岡藝術空間 Da Gang Art Gallery
發現藝術 Discovery ART
東籬畫廊 Dongli Gallery
藝時代畫廊 ESTYLE ART GALLERY
飛皇畫廊 Feihwang Art
凡亞藝術空間 Fun Year Art Gallery
尼頌詩藝術 Galerie Naissance
GALLERY DA SUN
曜畫廊 Gallery de Sol
Gallery QUADRO
Gallery SIACCA
gallery UG
Gallery White Birch
田奈藝術 Gin Huang Gallery
漢鄉藝術 Hang shiang art
宏藝術 Harvest Art Gallery
日帝藝術 Helios Gallery
i599藝術空間 i599 ART
晴山藝術中心 Imavision Gallery
御書房藝廊 isart gallery
JILL D'ART GALLERY
城市美學新態度 KAIAK.tw
科元藝術 Ke Yuan Gallery
神戶元町步步琳堂畫廊 Kobe Motomachi Buburindo Gallery
L GALLERY
尊彩藝術中心 LIANG GALLERY
藍瓦空間 Living Lab Gallery
高士畫廊 Loftyart Gallery
光之藝廊 Luminance Art Space
月臨畫廊 Moon Gallery
MUZI ART
海神畫廊 Neptune Gallery
菲利浦畫廊 Philippe Staib Gallery
大雋藝術 Rich Art Gallery
大河美術 RIVER ART GALLERY
若木藝廊 Ruomu Gallery
松風閣畫廊 Song Fong Gallery
鶯歌光點 Spot Gallery
Sun Art Gallery
名冠藝術館 SUNNY ART MUSEUM
Suppoment Gallery
丹之寶 Tansbao Gallery
唐灣藝術中心 Tanwan Gallery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The Moolah Multi-Art Space
陶華灼藝廊 THZ GALLERY
於藝畫廊 V'Art Space
沂藝術 YIART
伊日藝術計劃 YIRI ARTS
宛儒畫廊 Yuan Ru Gallery
▍青年藝術獎項:
1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 Luminous Art Marketing
2藝術新聲 Young Voices
3臺藝新人獎 NTUA Young Talents Awards(與畫廊媒合展出)
-------------------------------
✨【發現藝術】
●負責人Director:
陸銘澤 Aaron LU[南應大美術系講師]
最高學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碩士
研究領域:藝術管理、博物館與藝術策展、視覺藝術市場實務、博物館學、文化資產概論
教授課程:展覽實務、藝術行政
聯絡信箱:a82894@gmail.com
●地址:
807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12-1號14樓
14th Floor, No. 812-1, Minzu 1st Road, Sanmin District., Kaohsiung City 105, Taiwan
●電話: +886-7-349-4071
●電郵:a82894@gmail.com
●網址:www.instagram.com/discovery___art/
●發現藝術
透過策展的方式讓藝術家藉由作品講故事,引領每一個人都有新的發現,讓所有人事物都是驚奇及新鮮,以作品做為連結,仿如是眼睛般,將藝術家的思緒及情感透過作品傳達至每位觀者的心靈。因此作品就是眼睛,每次的感動都是情感的新發現。
在此定位下,我們會透過團隊的專業發掘每位藝術家內涵深邃的故事,呈現藝術家的原味,藉由藝術家的作品和我們的策展,讓藝術家尋得知音。此外我們也將進行相關藝術市場定位、價位佈局、藏家經營、展會推廣、行銷策略等工作,讓藝術家在我們的努力下維繫初衷,永保熱情下持續創作。
---------------------------------
陸銘澤擅長從策展的角度思考如何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投入其中。 攝影/薛兆基
✨南應大美術系講師_陸銘澤 專訪_DISCOVERY ART 發現藝術 藝術總監
文/ 蘇士雅 2024-06-05
https://master-south.tw/Article/ArticleDetail/2047
以上這些展覽名稱與詮釋,不僅充滿詩意,也充滿哲思。還沒進到展覽場,觀眾在內心裡面已經架構出一場心靈之旅的想像。
「展覽,不是把畫掛著展示就算了,要有話題性!」具備藝術策展與評論身分的陸銘澤這麼說。構建藝術脈絡和語境的策展人,要具備藝術底蘊,要有策劃的能力,要有論述的能力,要能想像作品之後的樣貌,就像導演,能將各種的感知匯聚成畫面,引領閱聽大眾進入全新的視界。
陸銘澤認為,早期的藝術展著重於藝術家作品本身,而今日的藝術展則更注重觀眾的感受與參與。他以博物館學背景為基礎,擅長從策展的角度思考如何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投入其中。他認為策展人需要跨領域整合社會學、心理學、科技和美學等知識,才能夠創造出更具有吸引力和意義的展覽。
當代藝術是反映社會、文化與時代精神的重要載體,設立國際性當代藝術館對臺灣藝術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陸銘澤認為,能引進世界各地優秀的當代藝術作品,豐富臺灣觀眾的藝術饗宴,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平臺,讓臺灣藝術家與世界接軌,促進藝術創作的多元發展。其次,透過舉辦國際性的當代藝術展覽,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升臺灣在國際藝術舞臺上的地位與知名度,更能夠吸引國際當代藝術家與觀光客來臺參訪,提升臺灣的文化軟實力。
有誰能夠知道?高雄所創造的演唱會經濟,如生猛海鮮,澎湃有力!那麼,透過當代藝術的操作所帶進另一波的國際人潮,誰說不可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