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美術系主任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2021.03.15 - 04.09 展覽地點: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藝術空間

南應大美術系主任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2021.03.15 - 04.09 展覽地點: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藝術空間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藝術空間

新竹市南大路521號

展覽日期 | 2021.03.15 - 2021.04.09

開幕日期 | 2021.03.16 (二) PM13:00

參觀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 - 18:00(週六日公休)

 

生活就像顯影與層疊,一層又一層,彷彿無法一眼看透,但終將日漸層現。
文/黃金福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

藝術家黃金福繼2019年於新加坡發表大型燈光裝置藝術「藍光鳥」(Land pass bird)之後,接續於2020開始創作最新力作:「顯影墨」(Bath ink to develop)。他使用不斷重複堆疊的「類水墨觀念藝術」,從淡如水色的淺淡墨到暈染自如的筆墨色層,層層相疊、疊疊相層,一張薄薄的宣紙至少重複堆疊了60層以上水墨痕跡。每一層的水墨相疊,都彷彿是一次藝術家每天的生活體驗與思索,試圖藉由顯影墨行為將水墨繪畫帶入自身的生命體悟之中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從作品的英文名稱來解讀,意思是將水墨繪畫泡在水裡來顯影,黃金福將疊墨行為與照相顯影的過程結合思考。一般來說,在水墨畫完成一定程度時,若未經過拓裱,許多筆觸與墨色仍無法清晰顯現出來,藝術家發現將水墨畫泡在水裡,竟能將墨色堆疊與細節清晰地呈現出來;這過程猶如早期手工沖洗相片的逐步顯影,將影像(墨疊)從顯影劑(水)中完整地顯現出來。顯影對攝影而言,是一種可以將影像「定影顯現」的化學效用,然而在黃金福的「顯影墨」裡,卻是一種可以將筆墨「層層顯現」的過程狀態。他試圖將水墨繪畫帶入一種長時間堆疊思緒與意識行為當中,讓水與墨的結合成為是一種過程,一個純粹繪畫行為,並由此顯影出藝術家對生活的沉澱思維。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在此次展覽中,藝術家試圖將顯影墨之純粹繪畫行為與當代「奇觀社會」(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概念結合,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從簡單而純粹的繪畫行為去思考人們不斷追求由奇觀社會所主導生產體系與生活模式,越是追隨此巨大的生產迴圈,人們與他自身的真實生活就離越遠,也不斷被強化製造出 「孤獨的人群」。我們可以意識到,奇觀社會所呈現的現象並非是人類生活真實面的主要核心,然而這些奇觀現象卻不斷成為我們當前社會生活發展模式的主導。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顯影墨與奇觀物語」是在當代社會資訊潮流下重新探問視覺本質與繪畫行為,廻異於那些能夠讓人類造化奇蹟的數位程式、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或是那些即刻能與他者、外在世界快速建立連結的畫面。藝術家回到了對於其生命、視覺、繪畫的沉思,試圖找尋一些積累、飄渺、記憶性的藝術語彙,帶著凝視人類生活痕跡的靜觀姿態,穿越真實的生命狀態去否定被資訊化、被模式化、與被同質化的共同體命運。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2021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黃金福 (黃津夫)

Ph.D. Huang Chin-Fu

黃金福(黃津夫)

學經歷:

1992   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

1994   南方藝術雜誌執行編輯

1995   台南當代繪畫工作室負責人、南方藝術雜誌台南特約撰述

1996   台南新生態藝術環境活動策劃人

1998   美國佛蒙特藝術基金會(Vermont Studio Center)亞洲藝術家工作室獎助計畫

2001   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藝術學碩士

2002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美術系兼任講師

2003   留學西班牙

2007   西班牙國立Castilla la Mancha大學當代藝術研究博士候選人(DEA文憑)

2011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任講師

2012   西班牙國立Castilla la Mancha大學當代藝術研究博士(Ph.D)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暨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2017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暨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2020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暨研究所副教授兼美術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個展:

1992   東海大學實習畫廊------阿福人體素描個展 台中

1998   旅人抵達一個美麗的城市—1998阿俘個展 新生態藝術環境 台南

1998   蝴蝶夢----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Vermont Studio Center) 美國

1999   關於空間系列II—防空洞 1999阿俘個展 吳園藝文館地下室 台南

2000   一瓶啤酒500元 2000阿俘個展 夜間臺灣私立美術館 台中

2001   戰士無用 2001阿俘個展 東海大學美術系畫廊 台中

2003 「寂寂-殘缺物語」2003 阿俘個展 新浜碼頭 高雄

2016   奇觀城市物語--影像拼貼繪畫研究展 津夫個展 好思當代 台北

2021  顯影墨與奇觀物語系列—黃金福個展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藝術空間  新竹

聯展:

1992   伊通公園(IT PARK)「物體藝術」聯展 臺北

1994   「文化愛河」「畫室人體」攝影系列 南方藝術雜誌 高雄 

1996   第一屆臺北縣陶藝美展陶藝新域獎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臺北

          1996「台南--現象」展 台南市舊社教館(吳園藝文館) 台南

1997   第十四屆高雄市美術展覽會高雄獎首獎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1997開放展 吳園藝文館   台南

1998   輻源與界線—台南原型藝術空間開幕聯展 台南

          臺灣省美術季—藝術再塑‧文化出航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台南  

          Making Wave水波再興----1998雙城記 台南v.s波士頓當代藝術交流創作團   台南  

2000  關於藝術的原型—台南原型藝術空間開幕聯展 台南

2014   北京上苑藝術館歷屆駐館藝術家精品展之 2014 上苑藝術館 中國北京

          台灣美術雙年展:台灣報到YES, TAIWAN 國立台灣美術館 台中

2015 「逝覺城市物語」 醉美藝術空間 台南

2016 「藍底帕斯鳥Landipass Fly」 公18-2局部環狀埤塘燈區作品   2016月津港燈節 台南

          時代的位移(Transition of Times)—高雄獎20年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藍底帕斯鳥 Land pass birds  2016月津港燈節及2019新加坡國際燈光藝術節(i-light Singapore)

藍底帕斯鳥 Land pass birds 

2016月津港燈節及2019新加坡國際燈光藝術節(i-light Singapore)

駐村計畫:

1998   蝴蝶夢----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Vermont Studio Center) 美國

2014   北京上苑藝術館《2014年第七屆國際創作計畫》 中國北京

          北京Inside-Out中間美術館國際駐村計畫   中國北京

 

策展經歷:

1996 「藝術家電影節」 新生態藝術環境 策展人

1997  雙城記--台南v.s波士頓當代藝術交流計畫 策劃執行助理

1997 「環境藝術節—關於運河的遐思」 新生態藝術環境 策展人

1997 「鳳凰1000—重建鳳凰城」 台南市二十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 新生態藝術環境 策劃執行助理

1999 「1999關於空間系列I—空間塗鴉」吳園地下室空間展演計畫 策展人 

2015 「逝覺城市物語」 醉美藝術空間 台南 策展人

獲獎紀錄:

1996   第一屆臺北縣陶藝美展陶藝新域獎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7   第十四屆高雄市美術展覽會高雄獎首獎     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7   國家文藝基金會97年第二期個展發表補助計畫

1998   美國佛蒙特藝術基金會(Vermont Studio Center)亞洲藝術家工作室獎

1998   國家文藝基金會98年第二期個人創作補助計畫

2016 「藍底帕斯鳥Landipass Fly」 公18-2局部環狀埤塘燈區作品徵選 2016月津港燈節 台南

2016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105年第一期展覽創作補助計畫

典藏作品:

1997   作品「無法解讀的腦神經線」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1998   作品「吃山頭系列3—畫面一角」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演講:

2009/11/8 「影像美學的文件化過程--當代紀錄文件展演方式」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學術研討會:

2012/05/29 「創作與實踐 藝術與現實」台南應用科技大學2012美術創作論壇研討會 協同計畫主持人

2013/05/15 「文件美學:介於紀錄與藝術之間的論辯」 論文發表「2013視覺藝術學術研討會」 台南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

2015/11/20 「影像文件的跨域思索—從攝影紀錄文件到當代跨領域藝術的公共性影像」 論文發表  再談藝術的公共性:朝向「人人都是藝術家」之後研討會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講座策劃:

2012/12/21 【台灣跨領域藝術先鋒----盧明德大師講座】 跨領域藝術的跨域實踐與探索

2013/05/01 【當代藝術策展人講座系列1----胡朝聖講座】多元且擴張的跨界場域:當代藝術策展理念與實踐專題演講

2013/05/08 【當代藝術策展人講座系列2----陳明惠講座】跨領域藝術策展論述 

2011-2012《美麗人生:記憶與懷舊》英國、台灣三展場巡迴展覽策畫與介紹

2013/05/22 【當代藝術策展人講座系列3----鄭慧華講座】策展作為一種公眾溝通的平台及知識生產:以幾項策展計劃展為例

座談會:

2012/10/20 黃建樺個展《雜碎寓言》藝術家對談 黃津夫V.S. 黃建樺 B.B.ART. 台南

學位論文:

2001/05/25 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關於「遊蕩者」----從邊緣批判到停頓世界

2012/07/09 西班牙國立Castilla la Mancha大學當代藝術研究博士論文: La perspectiva del arte documento con el diálogo entre testimonio    real y concepto artístico, y sus usos en el campo del arte contemporáneo 「文件美學:介於真實見證與觀念藝術之間的辯證,及其在當代藝術的運用」         

文章發表:

黃金福 (1994)。〈暴力美學──文化大學學生抗爭行動記實報導〉,《南方藝術雜誌》,創刊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48-49頁。

黃金福 (1994)。〈選舉畸觀〉,《南方藝術雜誌》,第2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60-63頁。

黃金福 (1994)。〈一個空間的死亡與生存──從「2號公寓」到「新樂園」〉,《南方藝術雜誌》,第3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44-45頁。

黃金福 (1994)。〈顛覆的島嶼邊緣──與〝島邊〞(倒邊)對話〉,《南方藝術雜誌》,第3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46-48頁。

黃金福 (1994)。〈有尊嚴的臺灣音樂──音樂是來自臺灣人心底的聲音〉,《南方藝術雜誌》,第3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49-51頁。

黃金福 (1994)。〈臺灣「真實」電影的獨行俠──「寶島大夢」導演黃明川〉,《南方藝術雜誌》,第3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51-53頁。

黃金福 (1995)。〈美術節在臺灣〉,《南方藝術雜誌》,第5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62-68頁。

黃金福 (1995)。〈屬於你我的公共藝術〉,《南方藝術雜誌》,第7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43-47頁。

黃金福 (1995)。〈研討,是為了走更對的路──高美館1995公眾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南方藝術雜誌》,第9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24-31頁。

黃金福 (1995)。〈宗教藝術節──普渡的裝置,鬼月的藝術〉,《南方藝術雜誌》,第11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22-26頁。

黃金福 (1995) 。〈哀悼延平──別矣!延平老街〉,《南方藝術雜誌》,第11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頁33-36。

黃金福 (1996)。〈臺灣60年代的歐布澤Object藝術──談南臺灣早期物體藝術家劉鍾珣〉,《南方藝術雜誌》,第16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68-72頁。

黃金福 (1996)。〈竹坡仔林內的醉客──林鴻文〉,《南方藝術雜誌》,第17期,高雄:南方藝術雜誌出版社,30-34頁。

黃金福 (1996)。〈公共藝術的環境思考〉,《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季刊》,第11期,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4-10頁。

黃金福 (1996)。〈「台南現象」再利用,兩百歲老「吳園」重生〉,新新聞,第491期,臺北:新新聞出版社。

黃金福 (1997)。〈「以文化古都之名 行藝術之實」--1997雙城記—台南 波士頓當代文化交流計畫 (1997 TAINAN-BOSTON CULTURAL EXCHANGE--Statement of Exchange by Representatives of Two Cities)〉,《山藝術雜誌》,第90期,高雄:山藝術出版社,98-102頁。                 

黃金福 (1998)。〈「藝術再塑 文化出航」--關於1998臺灣省美術季「現代古城之迷茫與記憶---兼談當代藝術裏的地域性格」〉,《自立晚報》,1998年11月22日版。

黃金福 (1999)。〈1999台南吳園藝文館地下室空間展演計畫--「關於空間系列1—空間塗鴉」(New Space Art In Regard To The Old Space)〉,《藝術新聞雜誌》,第20期,臺北:藝術新聞雜誌出版社,134-135頁。

黃金福 (2003)。〈現代古城的迷茫--從文化事件談台南當代文化藝術概況〉,《當代藝術風:文建會文化環境年專輯3》,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32-39頁。

黃金福 (2006)。〈「紀錄文件行為的回溯與省思」---從La Caixa藝術基金會戴安阿布啟示錄 (Diane Arbus Revelaciones)談起〉,《典藏今藝術》,第166期,臺北:典藏雜誌社,100-103頁。

黃金福 (2006)。〈「政治性藝術文件的智慧」----哈特費爾的政治性攝影蒙太奇〉,《典藏今藝術》,第167期,臺北:典藏雜誌社,120-123頁。

黃金福 (2007)。〈科技藝術的觀測站----西班牙希宏(GIJÓN)當代科技藝術展 (O.O.H.06)〉,《典藏今藝術》,第173期,臺北:典藏雜誌社,90-93頁。

黃金福 (2007)。〈真的眼見為憑?──封庫貝爾塔(Joan Foncuberta)的「偽證」攝影藝術〉,《典藏今藝術》,第175期,臺北:典藏雜誌社,154-156頁。

黃金福 (2007)。〈當影像成為文件──從第五十二屆威尼斯雙年展看攝影美學的紀錄文件化〉,《藝術家雜誌》,第387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316-321頁。

黃金福 (2008)。〈當代影像的生命政治力量—里歐‧法拉利之「野蠻文明的表徵」〉,《藝術家雜誌》,第393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242-245頁。

黃金福 (2008)。〈影像美學的文件化過程—以第五十二屆威尼斯雙年展紀錄影像作品為例〉,《現代美術學報》,第16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1-36頁。

黃津夫 (2010)。〈當紀錄影像成為文件檔案─當代影像紀錄態度的轉變與其差異性目的〉,《現代美術學報》,第19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59-84頁。

黃金福 (2013)。〈文件美學:介於紀錄與藝術之間的論辯〉,《2013視覺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美術系,77-96頁。

自傳與個人專業歷程

    黃金福,曾以「阿俘」(1997~2003)、「黃津夫」(2008~)等筆名發表作品及文章。1992年畢業於台灣東海大學美術系,2001年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藝術碩士學位,2003年9月前往西班牙留學。2007年以優異成績 (Notable)通過博士候選人論文口試 (DEA)取得博士後選人研究學位文憑。並接續於2012年7月以「最優異成績」(APTO〝CUM LAUDE〞)取得西班牙國立卡斯提亞拉曼洽大學 (Universidad de Castilla la Mancha)美術系當代藝術研究博士學位。

    1994年擔任高雄南方藝術雜誌(HOT ART)執行編輯,透過雜誌編輯工作陸續發表「文化愛河」「畫室人體」攝影系列作品。1995年八月移居台南市,擔任台南當代繪畫工作室負責人,並為南方藝術台南特約撰述;1996年以「南方‧司馬缸」作品獲第一屆臺北縣陶藝美展陶藝新域獎,當年夏天與台南市當地藝術家展出「台南—現象」展於吳園藝文館,開始思索當代藝術進駐古物與城市觀察的創作命題;而後以文字策劃者的角色進入台南市新生態藝術環境,展開個人移居台南後對地方文化性事務的實地觀察與摸索,期間策劃執行「台南市電影節」、「環境藝術節—關於運河的遐思」等活動,協助參與「鳳凰1000—重建鳳凰城」活動。1997年三月以作品「無法解讀的腦神經線」獲高雄市立美術館美術展覽會首獎—高雄獎,同年六月前往美國波士頓市,參與「1997雙城記」—台南和波士頓當代藝術第一階段交流計畫,擔任專案執行與文字記錄的角色。

    1998年以具挑戰性的轉換角色,企盼由實際專案執行和文字記錄的行政角色,轉移成探索與開發未來更多可能性的觀察和創作者。這般轉變著實因個人生活長期以來的創作命題與城市觀察的糾纏關係,無論文字、影像記錄或創作語彙皆因所謂人類開發文明和古老城市中殘存的「原性」而起,亦即在個人的創作思考領域裏,進入城市觀察和開發城市文明殘存處,一直是最具重要意義和潛能的思索課題。1998年四月獲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於新生態藝術環境展出個展—「美麗的城市—1998阿俘個展」。同年十月獲「美國佛蒙特基金會亞洲藝術家贊助獎項」(The Vermont Studio Center Freeman Fellowship 1998-1999 Winner),前往該地駐村創作三個月。

    1999年進入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就讀後,仍持續於2000年展出「一瓶啤酒500元」、2001年展出「戰士無用」等個展。2003年於高雄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展出「寂寂-殘缺物 語」-2003阿俘個展後,即赴笈前往西班牙留學,並於2004年申請獲准進入國立卡斯提亞拉曼洽大學美術系當代藝術研究博士班就讀。

    2007年以優異成績 (Notable)通過博士候選人論文口試 (DEA)取得博士後選人研究學位文憑。留西期間,專注於研究當代藝術領域中文件美學的範疇,及影像文件的紀錄性與藝術性之間辯證課題,並陸續發表相關文章論述于典藏今藝術、藝術家、北美館現代美術學報等報刊。2011年受聘於台南應用科技大美術系擔任專任講師,並於2012年7月順利取得西班牙國立卡斯提亞拉曼洽大學美術系當代藝術研究博士學位。

    2013年開始重拾留學期間中斷了十年的藝術創作思考,持續關注社會現象、環境景觀、或城市美學有關的「奇觀社會」思考,期待能夠進一步地以藝術的力量擴張詮釋當代社會面貌的文化或美學研究;這段時期的創作與思考方向專注於日常生活的奇觀與被奇觀社會所推疊出的生命意義之矛盾和張力,以及兩者互相碰撞所產生的能量和創造力。以此創作觀念,於2014年成功申請中國北京上苑藝術館《2014年第七屆國際創作計畫》及北京Inside-Out中間美術館國際駐村計畫,赴北京沉潛思考並創作出睽違11年的一系列新作品:城市物語系列(City Story Series);並以此系列作品獲邀參與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的「2014台灣雙年展:台灣報到YES, TAIWAN」中「再現社會(Representing Society)」之策展主題展覽。

 

-----------------------

 

美術系教師國際參展

 

藍底帕斯鳥 Land pass birds 》黃金福主任作品獲邀入選新加坡2019燈光藝術節

台灣藝術家黃金福作品「藍底帕斯鳥」(Land Pass Bird)獲邀入選新加坡2019 I Light Singapore 燈光藝術節展出。28/Jan~24/Feb 2019 in Marina Bay, Singapore.

Taiwan artist Dr. Huang Chin Fu's art work: "Land Pass Bird" was invited to the Singapore 2019 I Light Singapore Festival. 28/Jan~24/Feb 2019 in Marina Bay, Singapore.

2019 I Light Singapore 

One virtual legend in Singapore River: “Land-pass Bird”

There is a legendary bird known as the “Land-pass Bird.” It’s body is azure in color and its feathers glow at night. It is said that when this bird stops flying and perches on a tree, it is about to enter a state of deep hibernation.

Very few people have seen these birds. After the onset of fall, they fly in flocks toward large and small islands and reefs situated near Straits of Singapore and hunt for a type of dinoflagellate, known as sea sparkle, which produces the “Blue Tears on the sea”. Because of their consumption of large quantities of sea sparkle, they are able to emit blue light, like cool light diodes, in the same way as “Blue Tears” are generated. However, they rarely spend time in trees. Only the moonlight that is seen around the time of January when the tides change reveals their seductive and mysterious blue fluorescence.

Many years ago, several local residents observed many Land-pass Birds perched on the branches of trees lining the shores of the Singapore River, showing off their sparkling blue color. On a quiet dark night, their fluorescent blue feathers sparkled in the scattered moonlight and dazzled observers. Thus, some local elders started the legend that during the annual winter-spring transition, with it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moonlight and tides, there is a strong possibility of seeing large soaring flocks emitting blue fluorescent light in the trees around the River.

新加坡河的藍底帕斯鳥傳說

https://www.ilightsingapore.sg/Discover/Installations/Land-pass-Bird

    傳說中有一種鳥,叫「藍底帕斯鳥 (Land-pass Bird)」,它全身湛藍,擁有夜晚會發光的羽毛;據說當它停下來駐足在樹上,不再飛翔時,就是它即將冬眠沉睡的時刻。
   
    很少人看過它們,它們會在秋天過後成群飛往新加坡海峽附近大小島嶼聚集,覓食製造海上藍眼淚的藍色介形蟲或是渦鞭毛藻,所以他們和藍眼淚一樣,受到身上大量覓食夜光藻的關係,可以發出像冷光二極體般的藍色光芒;但他們駐足停留在樹上的時間非常罕見稀少,只有搭配在每年元月前後潮汐變換時的月光照耀,才能顯露出它們身上迷人又神祕的湛藍色螢光。
   
    很多年前,幾個當地居民在新加坡河畔的樹上曾經看過好多隻「藍底帕斯鳥」,錯落在樹枝間藍光閃閃,隨著月光灑落著如晃影般的螢光藍羽毛,在黯黑寧靜的黑夜下,熠熠閃亮令人目不轉睛。由此,一些在地耆老開始傳說,每年的冬末春初交替時節,如果搭配月光及潮汐時刻,極有可能在新加坡的河畔旁就會出現大群的藍色螢光飛翔。

 

媒體報導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1901280318.aspx?utm_source=LINE&utm_medium=share&utm_campaign=lineuser

 https://www.tainanlohas.cc/2016/02/2016_13.html

59.jpg

藍底帕斯鳥,傳說中月津港有一種鳥,叫「藍底帕斯鳥」,它全身湛藍,擁有夜晚會發光的羽毛。by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研究所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