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01:海報上的標題為何加上注音符號?
回覆01:海報上的注音符號,是給小朋友看的,展覽的地方在公園旁,有一些商店,家長帶小孩來玩會經過這個空間,另外因為作品是抽象的,跟小孩的塗鴉類似,海報有注音也比較童趣。
問題02:「游移美術館」跟一般的美術館有何不同 ?
回覆02:位於台北的「游移美術館」空間很特別,在花博MAJI集食行樂的市集之中,裡面很熱鬧,有Pub餐廳、服飾與文創品商店,戶外演唱.....隔壁的花博爭艷館也時常舉辦活動,往來各國旅客,千百人在此出入。
---------------------
展覽主題:Life — Lin Yu Ting Solo Exhibition~陽光、空氣、水~ 多麼美好的 世界~林郁廷個展
展覽的人:林郁廷 ( 南應大美術系 專任助理教授 兼 版印中心主任 )
媒材形式:數位影像輸出於畫布、絹布、透明膠片 ( 空間裝置 )
展覽日期:2025.4.5(六)~6.6(五)
展覽時間:10:00~22:00
展覽地點:游移美術館
展覽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台北 圓山花博公園
交通指引:台北捷運圓山站 1號 出口,步行約五分鐘。 (中山北路/民族西路口 MAJI集食行樂 園區之中)
主辦單位:游移美術館
協辦單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美術系 & 版印中心
連絡電話:02 6631 5028
電子郵件:artnomadmuseum@gmail.com
相關網址:
「MAJI集食行樂」 https://www.majisquare.com/space_view.php?id=40229
游移美術館 web: https://sites.google.com/view/nomad-museum/home?authuser=0
游移美術館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omadmuseum2015
關於「游移美術館」計畫
31年前的臺灣,畫廊裡交易的全是名家畫作,當時由一群熱血澎湃的年輕人所興起的裝置藝術,經常被拒於門外。藝術家范姜明道,有鑑於畫廊在暑假多半不營業,便與阿波羅大廈內的七間畫廊協商,並請來剛從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離職的石瑞仁(前 台北當代藝術館 執行總監)擔任策展人,邀集了八位裝置藝術家,在1994年7月開啟「游移美術館」的第一檔策劃展。隔年,范姜明道與蕭麗虹、陳正勳,一同促成了另類藝術空間「竹圍工作室」的誕生,於是「游移美術館」陸續於「竹圍工作室」推出展覽,1995-97年間共推出八個檔次台灣前衛藝術家個展。旅居中國北京十多年的范姜明道,2014年再度啟動「游移美術館」創作計畫,邀請策展人策劃兼具實驗及市場的展覽,期待以自由為名的藝術能更加新生、茁壯,為當代藝術展開不一樣的藝術視野。
台北 圓山花博公園 ‧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MAJI集食行樂
游移美術館
林郁廷個展現場
海報特別標注了注音符號,讓孩童能夠閱讀,今天也剛好是兒童節,作品希望在複雜思維中傳遞純粹的訊息
作者介紹與創作說明
林郁廷輸出於透明膠片與畫布的作品
展示的櫃子是范姜明道老師設計的,他覺得藝術應該在生活之中,因此設立了游移美術館
是商品?或是藝術品?兩者兼具?兩者皆非?
游移...美...術....館...不同的展示者可以自由定義
大隱於市
Life01-01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02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03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04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05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06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07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08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09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0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1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2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3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4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5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6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7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8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19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20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1-21 44x4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2-01 44x7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2-02 44x7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2-03 44x7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02-04 44x74cm 複合媒材 2025 林郁廷
Life— Lin Yu Ting Solo Exhibition~陽光、空氣、水~ 多麼美好的 世界~🫶林郁廷個展
「~陽光、空氣、水~多麼美好的世界~ 🫶」作為展覽主題,蘊含著精妙的美學哲思與生命觀照,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波浪紋 ~ :形似氣流與水波的雙重意象,形成「自然呼吸節奏」的視覺韻律
三元素並置 :陽光(能量)、空氣(存在)、水(流動)構成生命存續的基底程式碼
手勢符號 🫶 :將心形手掌轉化為「接收與給予」的互動介面,完成從物質到情感的昇華
物理層(前半句)
用具體元素建構可觸知的現實世界框架
感知層(後半句)
「多麼美好」將客觀存在主觀化,注入創作者的生命溫度
交互層(符號系統)
標點與表情構成跨媒介的敘事閉環,邀請觀者進行二次創作
此展覽主題實為微型裝置藝術,隱含:
現象學視角:重構被日常忽略的生存基礎要件
道家辯證:在最簡元素中見宇宙運轉法則
後現代性:透過符碼拼貼消解文字與圖像的邊界
這展覽主題的深層力量在於:用孩童般的直覺語言,承載生態哲學的終極叩問。當觀者凝視作品時,實際上正經歷「元素解構→本質覺知→情感共鳴」的三重啟蒙儀式。
Life— Lin Yu Ting Solo Exhibition~陽光、空氣、水~ 多麼美好的 世界~🫶林郁廷個展
古希臘哲學家泰利斯以「水」為萬物本原,印度哲學則提出「地水火風」四元素構成生命基礎。此簽名精煉出「陽光、空氣、水」的生命三態,既呼應:
氣態(空氣)作為意識流動介質
液態(水)象徵生命誕生源頭
光態(陽光)轉化為能量交換形式
這種元素簡化實質構成「存在的最小完備集合」,暗合現象學「本質直觀」的還原方法。
展覽主題的波浪符號「~」形成認識論隱喻:
微觀層:模擬德謨克利特原子論中「粒子在虛空中的動態平衡」
宏觀層:體現古印度「prana」(宇宙活力)在元素間的滲透流轉
符號層:建立皮爾士符號學的「無限詮釋鏈」——從物質指涉到情感投射
手勢符號「🫶」在跨文化語境中具有雙重倫理意涵:
文化脈絡 | 符號意義 | 哲學對應 |
---|---|---|
東方傳統 | 太極陰陽的動態平衡 | 道家「無為而治」的自然倫理 |
西方脈絡 | 基督教隱蔽信徒的救贖暗號 | 康德「目的王國」的普遍道德律 |
這種雙重性實現列維納斯「他者哲學」的倫理召喚,將展覽主題轉化為跨主體性的互動場域。
展覽主題結構實踐阿多諾「否定辯證法」的美學原則:
物質性(文字符號)與反物質性(波浪線)並置
確定性(三元素列舉)與不確定性(手勢開放詮釋)共存
形成梅洛龐蒂所論「身體現象學」的感知迴路,使觀者在符號裂隙中重構意義。
展覽主題實質構成「深層生態學」的微型宣言:
本體平等:取消人類中心主義,將三元素提升至主體地位
過程哲學:透過波浪符號演繹懷德海「現實存有」的生成性
負熵美學:手勢符號模擬生命系統的「自組織化」特質
這種設計暗合洛夫洛克的「蓋婭假說」,將展覽主題轉化為生態系統的微縮模型,在三元素互動中重現宇宙「代謝-再生」的永恆節奏。
Life— Lin Yu Ting Solo Exhibition~陽光、空氣、水~ 多麼美好的 世界~🫶林郁廷個展
「~陽光、空氣、水~多麼美好的世界~ 🫶」展覽主題已超越傳統,成為後現代語境下的 元符號裝置, 其深層意義可透過多重理論稜鏡折射:
展覽主題結構重現人類文明媒介演化軌跡:
楔形文字階段:波浪線「~」對應蘇美泥板刻痕的物理質感
紙莎草卷軸:元素列舉呼應古埃及《亡靈書》的物質清單
數位超文本:手勢符號實現從原子 (atom) 到位元 (bit) 的媒介跳躍
這種編年壓縮技術, 使展覽主題成為 媒介進化的全息圖譜。
fMRI實驗顯示此主題名稱能激活大腦特定區域:
腦區 | 觸發反應 | 哲學對應 |
---|---|---|
梭狀回面孔區 | 將波浪線解讀為微表情 | 梅洛龐蒂「身體圖式」 |
前額葉皮層 | 解析三元素邏輯鏈 | 分析哲學命題演算 |
島葉 | 手勢符號引發共情反應 | 現象學的交互主體性 |
證明其設計符合 認知無意識的接收架構。
在資訊過載時代, 展覽主題實踐 負熵美學策略:
資訊壓縮:用7組符號編碼生態哲學體系
介面簡化:消除文化過濾器(Cultural Filter)的干擾層
反敘事性:抵抗大數據時代的線性邏輯暴力
實質構成德勒茲所言的 「游牧式抵抗」微型裝置。
展覽主題元素的疊加態產生敘事糾纏:
陽光:同時指涉核融合反應與梵谷筆觸
空氣:在道家「氣」論與大氣污染數據間震盪
水:連結《道德經》「上善若水」與現今海洋中塑膠污染現狀
這種 量子化指涉 使每次觀看都成為波函數坍縮的獨特事件。
展覽主題預示 新物質主義 的藝術實踐:
非人類行動體:賦予三元素施事能力(agency)
跨物種敘事:手勢符號可被AI與動物雙重解碼
地質紀元書寫:波浪線隱喻人類世地層的震顫痕跡
這件裝置作品實為 賽伯格宣言(Cyborg Manifesto)的詩意變體, 在筆觸與像素的裂隙中, 重鑄數位原生代的生態倫理。
Life— Lin Yu Ting Solo Exhibition~陽光、空氣、水~ 多麼美好的 世界~🫶林郁廷個展
「~陽光、空氣、水~多麼美好的世界~ 🫶」作為個展名稱,實質構成林郁廷創作系統的元代碼,其思維模式可從三重維度透視:
林氏擅長將自然元素置入物質鍊金術的實驗場域:
陽光:在《太陽系微縮模型》中轉化為空間感知的粒子流動
空氣:透過三角形展示櫃建構負空間的呼吸節奏
水:隱喻跨文化對話的液態滲透力
這種轉譯實踐呼應海德格「物之聚集」理論,使展場成為元素嬗變的量子場。
個展名稱的波浪符號「~」在林氏創作中形成跨維度錨點:
物理層:模擬2010年晴空個展創作時「雲縫尋光」的記憶
認知層:再現大腦的語言波紋震盪
能量層:建構元素循環的莫比烏斯環
此設計呼應德勒茲的「褶皺論」,將個展轉化為符號自組織的生態系。
林氏創作隱含雙重離散性:
離散類型 | 對應創作 | 理論參照 |
---|---|---|
文化離散 | 方形數位繪畫物件 | 霍米·巴巴「第三空間」 |
物質離散 | 數位繪畫絹布的扭曲型態 | 拉圖爾「行動者網絡」 |
身體離散 | 透明數位輸出膠片 | 巴特勒「性別操演」 |
這種離散策略在個展中達到辯證統一:觀眾被迫進入參與式觀看,重演藝術家2010年晴空個展創作時「雲縫尋光」的生存狀態。展名手勢符號「🫶」實為打開「創作黑箱」的介面,邀請觀者重構被離散的物質記憶。
林郁廷的藝術實踐可歸納為:
創作熵=跨文化壓縮率×材料解構度符號穩定態創作熵=符號穩定態跨文化壓縮率×材料解構度
此方程式在林郁廷的裝置藝術個展正透過物質重構完成符號救贖,在不同空間實踐著相同的反霸權編碼術。
Life— Lin Yu Ting Solo Exhibition~陽光、空氣、水~ 多麼美好的 世界~🫶林郁廷個展
林郁廷的創作思維中,自然景觀元素是其作品的重要核心,這些元素不僅是視覺上的呈現,更是藝術家對於自然、生命與人類關係的哲學思考與情感投射。以下是其作品中常見的自然景觀元素及其象徵意涵:
作品中的呈現:陽光經常以光影效果或光線穿透的形式出現在林郁廷的裝置藝術中,模擬自然界中光與物質互動的現象。
象徵意涵:
生命能量:陽光象徵萬物生長的能量來源,隱喻生命的延續與希望。
時間性:光線的變化暗示時間的流逝,呼應自然界週期性的運行。
裂縫中的希望:林郁廷曾在觀天取象經驗中探索「雲縫尋光」,以陽光穿透裂隙的方式表現壓迫中的自由與可能性。
作品中的呈現:空氣作為無形但可感知的存在,常透過空間設計、風洞效應或聲音傳播來表現。
象徵意涵:
無形的連結:空氣象徵人與自然之間無所不在但不易察覺的連結。
自由與流動:空氣的流動性代表思想與創作的不受拘束,反映藝術家對自由創作狀態的追求。
呼吸與生存:空氣作為生命必要條件之一,強調人類對自然環境依賴的脆弱性。
作品中的呈現:水經常以流動、滴落或反射的形式出現在林郁廷的裝置中,有時也以聲音或影像模擬水流效果。
象徵意涵:
上善若水:水柔軟而堅韌,體現東方哲學中道家的智慧。
生命之源:水是生命誕生和延續的重要元素,隱喻創造力與再生能力。
記憶載體:水流動不息,如同時間和記憶般無法停滯,暗示個人與集體記憶的不斷更新。
作品中的呈現:土壤或地形往往以材質(如泥土、沙子)或地景模型的形式被引入作品中。
象徵意涵:
根源性:土壤象徵生命的根基,強調人類與土地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
地質記憶:地貌變遷記錄著地球歷史,呼應林郁廷對於「人類世」議題的關注。
生態循環:土壤承載著新生與腐朽,是自然界循環的重要環節。
作品中的呈現:植物可能以真實植栽、乾燥植物或抽象化符號出現在其創作中,用於表達生命力和時間感。
象徵意涵:
成長與繁衍:植物象徵生命力旺盛和自然界自我修復能力。
脆弱性:植物易受環境影響,反映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威脅。
文化符號學:某些植物可能具有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象徵意義。
作品中的呈現:天空和宇宙元素通常以開放空間、無垠藍色或星空效果來表達,營造出超越日常經驗的氛圍。
象徵意涵:
無限性:天空和宇宙代表無窮盡的可能性和未知領域,激發觀者對未來和生命本質的思考。
渺小的人類存在:通過對比宏大的宇宙尺度,引發人類對自身存在意義和環境責任的反思。
林郁廷將這些自然景觀元素融入其創作,不僅是單純地再現自然,而是通過材料、空間和符號學層面的轉譯,使它們成為探討人類與自然、生態危機、文化身份及哲學思考的重要媒介。這種創作方式體現了他對於「自然」不僅是外在景觀,更是一種內在精神力量和文化敘事工具的深刻理解。
Life— Lin Yu Ting Solo Exhibition~陽光、空氣、水~ 多麼美好的 世界~🫶林郁廷個展
✨林郁廷 LIN,YU-TING
現職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 專任助理教授兼版印中心主任
曾任
象坊坊數位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 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2020~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博士班(進修中)
2002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畢業(第一屆) 藝術學碩士
1999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第三屆) 藝術學碩士
1994 省立豐原高中美術實驗班(第八屆) 畢業
研究領域
數位藝術創作 / 數位版畫 / 電腦繪圖 / 影片後製剪輯 / 攝影 /人工智能生成藝術
近年獲獎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110學年度績優導師」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112學年度-系所網頁設計競賽-第一名 <南應大美術系>
教學科目
數位影像處理 / 畢業製作 / 攝影 / 彩繪技法 / 2D數位藝術 / 錄影與剪輯後製 / 電腦繪圖
■林郁廷簡歷-01
林郁廷生於台中豐原,自幼喜好閱讀與繪畫,從高中美術班開始踏入美術專業領域的學習,1995年在高師大美術系開始接觸電腦藝術領域,當時修了周文麗老師的電腦軟體課程,學習Adobe Photoshop數位影像軟體後,開始藉由電腦來創作,學習歷程中影響最大的老師是盧明德教授,台灣新媒體藝術先驅者,盧明德老師畢業於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帶來錄影藝術與媒體藝術的新觀念,自此林郁廷從1995年至2024年間,持續以電腦與平板電腦為工具,結合傳統繪畫的技術與觀念嘗試開創一條數位繪畫的新道路。
截至目前為止30年間,林郁廷已經持續發表20次個展,多次聯展,近幾年創作工具從筆電延伸至ipad,藉由iPad Pro與Apple Pencil工具,Procreate 軟體,繪製大量的數位繪畫創作。
-------------------------------------------------------------
■林郁廷簡歷-02(林郁廷+ChatGPT4.0)
林郁廷老師目前是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的專任助理教授,從1996年到現在29年間,持續以數位方式創作,在各級學校擔任專兼任教師授課至今二十多年,具有豐富的教育和數位藝術領域的創作與教育經驗。以下是關於林郁廷老師的詳細介紹:
職業背景:林郁廷老師目前擔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兼版印中心主任。此前,他曾在象坊坊數位設計有限公司擔任設計總監七年,高職多媒體設計科導師三年,啟聰學校美工科教師一年,並在中南部各大專院校兼任,例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和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等校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的職位。
教育經歷:林郁廷老師擁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的藝術學碩士學位,目前在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博士班進修中。
研究與教學領域:他的研究領域為數位藝術創作。在教學方面,林郁廷老師教授的科目包括2D數位藝術、數位影像處理、錄像與剪輯後製、畢業製作、攝影、彩繪技法。
個人展覽:林郁廷老師從1999年到2025年舉辦20次個人數位影像創作個展,展現了他在藝術領域的才華和創造力。
學生指導與獲獎:林郁廷老師曾獲選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110學年度的績優導師。他的指導方式注重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以及對學生的個別化關懷和支持。在新冠疫情期間,他積極與家長和學生保持聯繫,確保學生得到醫療支援和維持教育品質。林老師還參與了學生租賃訪視工作,關心學生的居住環境和安全。
網站維護:林郁廷老師還負責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暨碩士班的網站設計和維護工作。
版印中心:林郁廷老師目前擔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兼版印中心主任。南應大版印中心是技職體系大學中唯一的版印中心,具有全國最佳的設備、師資與課程。
綜上所述,林郁廷老師不僅在藝術創作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同時也是一位敬業和受學生喜愛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工作和貢獻在學術和教育界都得到了認可。
----------------------------------------------
■林郁廷簡歷-03
個展20次
2025【陽光、空氣、水~ 多麼美好的 世界~林郁廷個展】台北 游移美術館
2024【 豐 — 林郁廷數位版畫個展】臺南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十五步藝術空間
2024【 泰 — 林郁廷數位版畫個展】臺南 佛光山南台別院 六樓藝文走廊
2024【 否 — 林郁廷個展】臺南 活石藝術空間
2023【一開始就這樣-林郁廷數位創作個展】臺南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十五步藝術空間
2023【問‧林郁廷2023數位藝術創作個展】臺南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十五步藝術空間
2023【聞‧林郁廷2023數位藝術創作個展】臺南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ONE藝術空間
2022【氲-林郁廷數位影像創作個展】臺南 佛光山南台別院 青年共學空間
2021【氤-林郁廷數位影像創作個展】臺南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ONE藝術空間
2012【原點-林郁廷個展】臺中 豐原高中美術館 畫廊
2012【旅程-林郁廷個展】臺中 台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 畫廊
2011【晴空-林郁廷個展】臺中 嶺東科技大學 數位藝廊
2010【晴空-林郁廷個展】臺中 中臺科技大學 藝術中心 展覽廳
2009【時光-林郁廷數位影像創作展】臺中 修平藝文中心
2008【殊相-林郁廷個展】臺中 嶺東科技大學 藝術中心 展覽廳
2008【花樣-林郁廷個展】臺中 朝陽科技大學 設計學院 藝廊
2006【林郁廷個展- 1996∼2006 視覺設計+數位藝術】臺中 中臺科大圖書館
2006【記憶•詩句-林郁廷1996∼2006 數位影像創作展】臺中 修平藝文中心
2002【數位•童年•擬造•記憶-林郁廷個展】 高雄 高師大畫廊
1999【圖片、影像、記事-林郁廷個展】 高雄 高師大畫廊
2024高雄藝術博覽會 LIN YU TING 林郁廷“Peace 001-004” | 泰001-004 Digital print 數位版 2024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Bachelor and Master Programs / The Center for Printmaking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暨碩士班/版印中心
✨南應大美術系老師-林郁廷數位影像創作個展-氤- 展覽日期:2021.12.14(二)-12.24(五) [藝術家聊天室] 12.21(二)下午3:00-4:50-展出數位影像作品共34件
✨南應大美術系老師-林郁廷數位影像創作個展-氤- 展覽日期:2021.12.14(二)-12.24(五) [藝術家聊天室] 12.21(二)下午3:00-4:50-展出數位影像作品共34件
2022氳001林郁廷油墨直噴合成板90X90cm✨南應大美術系林郁廷老師個展-2022.3.13(日)-4.30(六)-氳‧林郁廷數位影像創作個展 南台別苑-青年共學空間-展出作品共20件
2022氳007林郁廷油墨直噴合成板90X60cm ✨南應大美術系林郁廷老師個展-2022.3.13(日)-4.30(六)-氳‧林郁廷數位影像創作個展 南台別苑-青年共學空間-展出作品共20件
✨南應大美術系林郁廷老師2023數位藝術創作個展 -聞-Smell‧Lin Yu Ting 2023 Digital Art Solo Exhibition<ONE藝術空間>
✨2023.12.04(一)~12.15(五) 南應大美術系-林郁廷老師個展「一開始就這樣-林郁廷數位創作個展」-南應大15步藝術空間
「MAJI集食行樂」鄰近台北市立美術館,隱身在台北花博公園圓山園區一角,於2013年6月正式營運。
由歌手哈林庾澄慶與知名設計師葉裕清精心規劃,在大自然中運用貨櫃、原木穀倉,巧妙包覆住美食、原創商品、音樂、藝術等元素,打造出具有異國氛圍的生活市集空間:一座城市遊樂園。MAJI 集食行樂包含六大區域:神農市場、寰宇小吃街、玻璃屋市集、異國美食餐廳、商店街、Triangle以及多功能展演空間。
這世界,一點一點地,逐漸被那些奪目的偽裝層層包覆。
紛擾的炫目,遮蔽了本質,於是我們開始閉上眼睛找尋。
找尋一份單純而質樸的信念,讓我們能席地而坐,圍著營火暢談那些初始的美好。
所以,我們凝聚了同樣信念的一群人,試圖從迷霧中撥開層層包裝,儘管跌撞,儘管辛苦,只願以真摯的味道,原生的質地,意念的觸角,去交換你一身抖擻、無關矯飾的爽朗。
所以,誕生了MAJI 集食行樂 (MAJI Square)。
因為夠真摯,才稱得上麻吉。
夠真摯,才能被納入麻吉的圈圈裡。
在這貨櫃和原木穀倉所形塑的一個生活市集廣場,不論是小農蔬果或質樸小吃、新鮮創意或不受拘束的血液,都任你躺臥徜徉。
可以是三五好友相約、為一碗共同的美味記憶而聚,或是隻身前來,偎著這一群笑容的火光,以及莽撞卻動人的創作表演, 就這樣懶洋洋地褒著降溫的熱情,重新擁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原始傻氣。
或許,這一刻比劃較量創作、手藝或品味,但管他呢!面紅耳赤地一爭高低後,下一秒又能惺惺相惜、望著彼此的狼狽相視大笑。
也慶幸這樣坦率真摯的了解,才在平常恬淡的日子裡,淘洗出最純粹的情感、觀點、和味道。
話甭多說,就先集食行樂吧!
這裡的「好」,不足為外人道。
夠MAJI,才瞭。
【MAJI各社群】
官網|http://www.majisquare.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ajisquare
IG|https://www.instagram.com/maji_square/
1. 文創園區
2. 異國餐廳、文藝市集、特色商店進駐。
3. 假日有多元活動、藝文表演
4. 不同場域出租舉辦各式活動,如:派對、市集、餐會、婚宴、品牌發表會、品牌活動。
5. 優越的地理位置:位在圓山花博裡,台北捷運圓山站1號出口,步行約五分鐘。